- 主题:Re: 禅定是最大的乐,但很多人对如何达到禅定理解偏了
禅的本质就是感受到“本自俱足”
【 在 easyAp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说禅定是最大的乐?仔细分析一下日常生活就理解了,人生最舒服的时候就是酒足饭饱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只有满足感,这种满足的状态就是禅定的状态。
: 如果感觉到痛苦,如何消除痛苦达到禅定的状态呢?比如饿了,很多人以为消除饥饿唯一的方法就是吃饱,其实不是,你想想,当你吃一点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不了满足感,真正满足的时候,是你想吃的心态没有了,恢复了平静,这时候才能有真正的满足感,这就是禅定。所以说,消除饥饿的本质其实是让自己再次平静下来,而不是吃东西,吃东西只是让自己平静的一种方式。当你认识到解决痛苦的根本方法是获得平静,而不是满足欲望,那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显而易见了。
: 既然禅定只是一种平静的状态,那你以追求禅定为目的的任何手段都是错的,因为任何起心动念都会打破平静的状态。最简单且万能的方式就是听之任之,因为人最终极的状态就是平静,不平静才是偶然事件,所以,不管你想不想,最终都会平静下来获得禅定的状态。所谓的四禅八定都是一种平静的层次和状态,而不是修行的目的和方法,如果你刻意想去达到那种状态,这本身就不平静了,就背道而驰了。
: ...................
--
FROM 111.194.0.*
进步很快啊,说的很好
【 在 easyAp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无为和有为是同时存在的,只是看它的角度不同,你从下往上看,一切都是无为的,一切都是设定好的,从上往下看,一切都是有为的,都是有目的的。拿计算机体系结构来说明这个道理就很清楚,在cpu的角度,一切软件都是写死的,都是按既定的流程在走,这就是无为,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他的一切操作一切动作都是有目的的。
: 所以不要纠结无为有为,也不要刻意追求有为无为,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概念分别,这两者随时存在,也同时存在。,没有区别。
--
FROM 111.194.0.*
有什么方便了解小乘作风习惯的方式吗?
【 在 wbjbd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小乘这个,我建议还是要好好搞清楚,哈哈!
: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
--
FROM 111.194.0.*
以前看过一些说法,初地到三地是声闻乘,四地到六地是缘觉乘,七地八地及以后是菩萨乘
虽说没找到明确出处,但是感觉还是很有道理的,初地到三地靠佛经上的言说来解决自身问题,四地到六地已经升起缘起智,足以面对十二因缘,七地远行自觉觉他,八地讲法利益大众,是为菩萨
从这个角度说,三乘就自然是一乘了,三乘之间的差别也是正见的区别
有些人可能到了六地喜欢在庙里或者其他僻静场所待着不喜欢远行,自然也就不会再往高了升,也就不会对世间有更多的感悟,因为独处所以可能也没多少利益众生的机会,所以才是小乘
【 在 kea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乘、小乘从修证来说是一样的,比如禅宗既是小乘、也是大乘、也是最上乘,也是一乘
: 小乘的有个发心的问题,回小向大。
: 乘么,度化的意思,不是指修证水平,大迦叶走的阿含经的路子,是吧,他也是
: ...................
--
FROM 111.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