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完摩诃,下面介绍般若。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佛经对智慧有不同层次的定义,有时把世俗的聪明称作智慧,有时认为达到很高的境界才叫智慧。此处的智慧,显然不是世俗意义的聪明,而是“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任何时候产生的念头都没有无明,亦即将每个念头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
平时我们愤怒时,知道自己正在生气,或没有留意到自己的怒火,这都不是“念念不愚”。与真正的智慧相比,世俗中最了不起的智慧,也只能称为愚昧、无明。
比如,一般世俗人看到一部《坛经》,心里会自然冒出“这是佛经”的念头,尽管没有特意思维“这是一本真实不虚的书”,但实际上已经默认书是真实不虚的。从世俗的层面,这没有错;然而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无数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乃至能量的组合,投射到人的视觉中,于是在我们眼里变成了一本书。可是我们对此全然不知,反而认定书是实有存在的。由此可见,我们的每个念头都是愚昧的。
六祖这里所谓的“念念不愚”,是指证悟者对于任何念头——无论愤怒、贪欲等严重的情绪,还是吃饭、睡觉等无记的念头,当下看到它们是透明的,没有真实性;不管何时何地,任何念头冒出时,都能清楚地了知念头如幻如梦。
愚昧和智慧是相对的,我们需要分清何种情况是愚昧,何种情况是智慧,否则将世俗谛和胜义谛或世俗生活与修行境界混为一谈,就会出现解释不清、相互矛盾的状况。
“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每个念头出现时都看得清清楚楚,充分了知其空性的本质,如此长期修持智慧,叫做般若的修行。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一念愚”,不了解且感觉不到念头是空性的,而将其当作真实无伪。如果对一个念头犯了这样的错误,“即般若绝”,般若就此断绝。当嗔恨或开心等念头产生时,未能洞悉它的本质,随其牵制,就会导致无法控制自己。
日常生活中,念头不断产生,我们不会特意去想它是真是假,但其实早已默认它实有存在。将看到、听到的全部当作真实不虚,任何念头、情绪都有无明的成分,这是先天的愚昧,也叫普遍性的愚昧。有这种无明存在,般若便消失了。
一个念头诞生时,当下悟到它是空性、如幻如梦,即为“一念智”。所谓“智”,即念头出来时,当下清楚地了知实际上并没有念头产生,也就是,了知念头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空性的,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无论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只要感觉到任何一个念头或物体是空性,就是正确的觉悟。证悟唯一的标准是感觉到空,这像一盏引路明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当然证悟有不同的层次,起初层次比较低,但再低也是证悟。反之,当念头产生时,看不到其空性本质,硬贴上“光明”“烦恼即是菩提”“佛性”等很多标签,这样是错误的。
“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在人生最深奥的关键问题,以及物质世界的终极真理面前,再聪明的世俗之人——甚至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都难逃愚昧。可是谁也不会承认这一点,明明自己还没开悟,什么都不懂,却说我在修般若波罗蜜多、修空性、修大圆满……
“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这里的“般若”指证悟空性的智慧,最终就是心的本性。般若没有颜色和形状,没有任何能够表达的东西,称为般若无相。“智慧性即是”,智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智慧。
敦煌本字数较少,其他版本则有“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意思是心的本性广大无量。前面讲过摩诃的意思是“大”,但不是二元对立的大。接下来“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意思是,心的本性没有形状,不是方形或圆形,没有大和小;没有颜色,不是青、黄、红或白;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情绪,不是愤怒或欢喜……也没有头、没有尾。总之,无法表达,如同虚空,简单地说就是“般若无形相”。这一点,一定要自己去悟,总有一天当我们往心里一看,会深深体会到以上描述的内容。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由于事先听了这些内容,打坐时虽然对空性感觉不深,却往往会贴上各种标签——现在的状态是光明,是般若……其实这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根本不是感受。如果从未听过这些内容,就不会贴标签,体会到的就是真实的感受。
所以,不要听太多大圆满具体的引导文,要自己去找心的本性,到了一定时候就能找到。就藏传佛教的修行人而言,证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把四加行和五加行修到位,二是对大圆满、对上师有坚定不移的强大信心。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到寂静处,静下来往里观照自己的心,立即会找到心的本性;若是条件不具足,看一辈子也看不到什么,顶多是阿赖耶识层面上的寂止的禅定,永远不会突破。因此,要想证悟必须掌握窍诀。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
有一位1997年圆寂的藏传佛教上师,生前名气不大,但令人惊异的是,他这一世修了80遍五加行!很多老上师觉得不可能修这么多,猜测可能是算错了,为此特意去向本人确认。这位上师回答,我的的确确修完了80遍完整的五加行。关于他的开悟,有非常可信而且十分精彩的藏文传记。有些上师就是这么厉害,一生修了那么多遍四加行、五加行,根机肯定相当成熟了,不可能不证悟!现在无论藏传还是汉传,都有非常精进的修行人,只不过大部分远在深山,鲜为人知。这样的人只要观察内心,便能轻而易举地证悟。
这段经文中,真正讲智慧的只有“般若无形相”五个字,根机成熟的人仅凭这几个字也能证悟。如果根机不成熟,掌握再多的佛教知识,于证悟而言也无济于事。有些人看了许多大圆满的书,能够传讲乃至撰写大圆满引导文,但这些不过是一些理论和知识,不一定有证悟的感觉。
很多学藏传佛教的人,以为只要听了大圆满等深奥的密法,就会立即证悟,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有机会接触大圆满,你会发现,看到的仍然是《坛经》所讲的内容,即使是公认的最了不起的引导文,归根结蒂还是那些文字。
倘若根机特别成熟,通过这些文字完全能够证悟,惠能大师等汉传历史上的祖师大德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若是根机不成熟,听了大圆满、大手印,仍然无法证悟——虽然了解大圆满的字面内容,可是悟不出来,如同从没喝过开水的人,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味。
证悟跟了解是两码事,前者是亲自感受到;后者则是理论上理解,根机不成熟的人会在这种状态中停留很长时间,上不来也下不去。
因此,根机成熟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基础打好,以后才有机会证悟空性。想要证悟的人,一定要了解这一点,并且落实到修行中,严格按次第修行,才有希望在今生证悟。
摩诃和般若解释完了,下面讲“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西国梵音”,指当时印度的梵文,不仅波罗蜜一词,摩诃和般若都属于西国梵音。唐朝时将波罗蜜译为“彼岸到”,进一步解释是“离生灭”,即脱离生死。“灭”,意为死亡;“彼岸到”,指脱离生死,到达彼岸。
什么情况下有生灭,什么情况下无生灭?
“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着”,是执著;“境”,指外境,外面的世界。“着境”的意思是,对外面的事物怀有执著,认为真实不虚。有了这种执著,必定会起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便流转生死轮回。像水有波浪一样,有执著就有生死,执著是因,生死是果,有生死和因果即是轮回,亦即此岸。
何谓彼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罗蜜”。“离”,指仍然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想,但没有任何执著,非常清楚地了知一切所见所闻皆是空性。离境,则生灭开始停止,如水长流,水面平静,不起波浪,这叫到达彼岸,也称作波罗蜜。
所有宗教都有自己设定的此岸和彼岸,目的都是从此到彼,并且会提供相应的方法。譬如西方宗教,此岸大多是人间或地狱,彼岸往往是天堂;早期印度教的此岸是轮回,彼岸是升天。绝大多数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必须要跟随上帝等造物主,或者依靠与某位神祗的沟通。
其他宗教对错与否,我们不作评论,这里仅仅阐述佛教的观点。佛教认为,通过自己的力量可以到达彼岸;至于方法,不用求任何造物主、鬼神,也不是祈祷、烧香、拜佛,而是拥有智慧。
为什么有了智慧就可以到达彼岸?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在此岸,谁让我们待在此岸?其实没有他人控制,仅仅因为自己念念有愚——每个念头都有无明和烦恼,因此,我们只能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倘若具备智慧,就可以断掉无明,从而彻底解放,获得自由,届时我们便会抵达彼岸。
※ 修改:·hhy475 于 May 7 11:37:55 2023 修改本文·[FROM: 114.217.179.*]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218.4.202.*]
修改:hhy475 FROM 114.217.179.*
FROM 218.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