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教一下,孔子提倡“仁”到底是什么意思
孔子不背这个锅,统治阶级为了降低管理成本驯化老百姓从而歪曲圣人的本意
【 在 mage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孔子那一套就是主要给统治阶级,或者说有权力的人说的,包括君主,一族之长,一家之主。
: 他看到了社会,或者说人与人之间是有权力分层的(有上下位之分),他不知道怎么去限制权力,只能说靠“仁”。就是靠道德去约束人行为。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8 Plus」
--
FROM 223.104.154.*
孔子的核心思想不是仁
仁只是孔子提倡的诸多美德之一
真正把仁放在核心地位的是孟子
仁最核心的意思是强者对弱者的善意和怜悯
这个意思一直没变过
你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只有对别人有善意的人才能够公平的喜欢他人和厌恶他人
【 在 Yx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再重读论语,
: 读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书中的翻译为只有仁者才能真心喜欢某人,真心讨厌某人。由此可知仁的意义是遵从真心,有点王阳明的遵从本心的意思了。可是这好像跟我以前理解的仁的意思不一样。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孔子“仁”的呢。
--
FROM 106.120.64.*
从书的文字看,容易觉得仁的含义多、笼统、片面。
一些说法是,仁从人从二,表示忠恕、爱别人、处理好人际关系等。
这无法解释孔子立的仁的标杆。论语里评价管仲“如其仁!如其仁!”管仲可不是以爱心泛滥的大好人而闻名。
设想回到孔子的时代,也许更容易理解孔子。
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思考的是政治治理。政治是最高等级人类活动。如果是乱世,再琢磨怎么种田也没用。小人哉,樊须也!这是在说他格局小。
那时是“小邦君子政治”。这并非中央集权环境之下的地方行政。而是诸侯国内的大族,其族内事务与下辖领地需要大量人才管理,士阶层于是乎兴起。
“君子”起码是士的身份,乃至大夫、诸侯国君。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包括“民”。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释义: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君子学道则爱人”。“仁”这种情感当然是一种道德情感,但这种道德情感其实也是一种政治情感。孔子在另一处谈到“爱人”时,与“民”联系起来,即“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好领导一定是凤毛麟角。
拿现在人们都经历过的集体举例。当一个人心所向的班长/leader,实际上都需要具备论语说的那些道德:恭、宽、信、敏、惠等等。
靠棍棒教育打骂呵斥严厉管教的领导/老师,那个是“法家”。
在集体里挑拨是非、特别在乎自己利益的,叫“小人”。眼光短浅,所以人小。
所以能理解为什么孔子要把管仲当作仁的标杆了吧。
管仲辅助齐桓公建立的霸政体系,通过盟会等形式共同商议国与国间的大事。霸政促成了诸夏共同体,使各中原诸侯逐渐弭兵,共同抗御外族的入侵,结束了春秋伊始一个多世纪的社会无序局面。
没有管仲,华夏早就亡了。
而且这个体系是不是和秦始皇有很大区别?
管仲这种领导,绝对大仁大爱,说是圣人一点不为过。
至于后来的时代,小邦君子政治时代不在,怎么解释仁,和孔子有多大关系呢。
【 在 Yx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
: 目前还没看完,但是感觉论语里面说的比较笼统。
--
修改:telect FROM 124.64.65.*
FROM 124.64.65.*
仁当为公
实力远超众生,还能为公,是大仁
比如现在的z,实力远超除m其他国家,还是按联合国、公约办事。
【 在 Yx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再重读论语,读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书中的翻译为只有仁者才能真心喜欢某人,真心讨厌某人。由此可知仁的意义是遵 ...
--
FROM 123.147.25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在 Yx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再重读论语,:读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书中的翻译为只有仁者才能真心喜欢某人,真心讨厌某人。由此可知仁的意义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5.1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