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已灰之木与不系之舟
后边我就已经看不下去了,好几次犹豫要不要接着看,也没看下去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内七篇原作,后面的估计后人的自行增补。
--
FROM 39.155.155.*
理解了积极不是褒义词,消极不是贬义词就理解了这些词了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说
: 心似已灰之木,
: 身如不系之舟。
: ...................
--
FROM 223.72.208.*
内篇也不一致,就两篇一致
【 在 popax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吧,反正外篇风格能看出来明显不同
--
FROM 117.143.144.*
现代人追求 “一致”,是理性和逻辑的体现,所以我们回归完全的传统是不可能的。
如何自洽的去融合现代文明,摆脱那些不良影响,是个问题哈。。。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内篇也不一致,就两篇一致
--
FROM 218.30.113.*
嗯嗯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内篇也不一致,就两篇一致
--
FROM 39.155.155.*
内篇的前两篇是离世的,逃进自然不管人世,而后五篇是入世的、处世的,教你怎样应帝王,明显是矛盾的,混在一起是误传的结果。但古人大多数唯祖宗是尊,并不在乎真假,大家尊循主律旋拿文凭、职称都相安无事,次序井然,没有杂音。将孔子与汉儒、宋儒混为一谈,董仲舒和朱熹是圣人;一致认为陶渊明是个“靖节先生”,刘备是正统皇叔等所谓“主旋律”。前一时期将历史写成农民起义史、儒法斗争史,都是承传文化习惯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代人追求 “一致”,是理性和逻辑的体现,所以我们回归完全的传统是不可能的。
: 如何自洽的去融合现代文明,摆脱那些不良影响,是个问题哈。。。
: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44.*
FROM 117.143.144.*
嗯,还是要厘清,用现代汉语对传统文化做标记,然后。。。
也许:符合理性的部分往文明方向走,不符合理性的部分往文学走?
目前比较迷茫。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误传的结果,但古人大多数唯祖宗是尊,并不在乎真假,大家拿文凭、职称都相安无事,次序井然,没有杂音。前一时期将历史写成农民起义史,儒法斗争史是文化承传习惯
--
FROM 218.30.113.*
庄子的书目前我看到写得最深入的是张远山的《庄子奥义》。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说
: 心似已灰之木,
: 身如不系之舟。
: ...................
--
FROM 61.150.11.*
黄州是哪里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累计积分奖励: 150/0\]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说
: 心似已灰之木,
: 身如不系之舟。
: 问汝平生功业,
: 黄州惠州儋州。
:
: 头两句,少年时候接触到时,
: 觉得,这是何等的悲观和绝望啊。
:
: 以前古典几乎只覆盖课本,不知道出处的全文。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FROM 221.218.70.*
湖北黄冈?
【 在 whitekit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州是哪里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