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六祖的开悟历程记载于“六祖坛经”,而六祖坛经版本众多,大致分为五个版本,不同版本的开悟记载也不尽一致。其中敦煌版最古(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但即使是敦煌版据说也不是原本,因为早在唐代,禅宗大师就曾言“吾此游方,多见此色,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谭,削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另外据近现代部分专家和法师考证,由于唐代广传“金刚经”,所以有关“金刚经”内容被后人加入到坛经中。不过,“金刚经”的确从此作为禅宗的根本经典,而五祖之前均为“楞伽经”。
不管敦煌本还是现行本,都认可六祖很早就已经开悟。敦煌本“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迷便悟”,通行本“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
然后到了著名的作偈选传人部分,不同版本中神秀法师的偈子是一致的。六祖的偈子则有不同。
敦煌本中六祖共作偈子两个,分别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五祖见后,知道此为“知识大意”,假说“此亦未得了”,后五祖半夜唤慧能于堂内,受法传衣钵。
通行本中六祖作偈子一个,即众所周知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见过也假说“亦未见性”,然后用鞋子把偈子擦了。然后“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受法传衣钵。
个人看法,敦煌本得说法更接近真相。通行版中“本来无一物”实有断灭见之嫌,所以五祖用鞋子给擦了,但又传其衣钵,有点说不通,已经开悟的慧能不该犯这种错误。而敦煌版的“佛性常清净”倒是没有问题。
所以最早慧能闻经开悟为偏小乘的开悟,敦煌版中“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则为更高阶的大乘开悟,所以才能成为六祖。
----------------------------------------------------------------
10.18
补充:五祖之所以闭门秘密传授慧能,其实传的就是初关后向上一路的大乘修法,因为“向上一路,千圣莫传”。所以才要单独秘密传授。这也是在圆智祖鉴法师的说法上,对坛经的进一步认识。
※ 修改:·williamboone 于 Oct 18 12:16:56 2022 修改本文·[FROM: 112.42.4.*]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2.42.4.*]
修改:williamboone FROM 112.42.4.*
FROM 11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