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自性”,指自己的本性;“心地”,是内心的本质。宗宝本是“善知识,智慧观照”,用词稍有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常说要证悟空性和光明,指的是证悟心之本性的空性和光明,而非外在事物的空性和光明。这里的“自性心地”,正是我们需要证悟的目标。
用什么证悟呢?之前讲过,不是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也不是意识。意识只能感受表面的情绪,无法深入内心,并不具备证悟的能力。不过在初期阶段,需要暂时借助意识,这是通向证悟的唯一契入点。
意识是由无数个念头贯穿连接而成的。大乘佛教讲阿赖耶识,小乘佛教及大乘的个别宗派不讲阿赖耶识,不管叫什么,姑且可以称之为意识流——有如意识在流动。在意识的深处藏有智慧,我们要依靠这个智慧去证悟心的本性,也就是经文所说的“以智慧观照”。但是经中没有明确讲智慧在何处,更没有说怎样才能得到它。
我们每天冒出无数个念头,每个念头里都隐藏着智慧。假如念头是一棵树,看得见的枝叶就是杂念、情绪和烦恼;深埋地下的树根则是智慧,它处在情绪和杂念的最深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智慧提炼出来,用它去证悟。
提炼的方法有很多。密宗的气脉明点比较快捷,大圆满则有许多独特的方法。禅宗渐悟法门主要通过坐禅,让杂念沉淀下去,智慧逐渐显现出来,像浑水静置后会变得清澈一样。此外,禅宗还有参话头的方法,在念佛的过程中去看谁在念佛,以此寻找智慧。这是证悟的第一个阶段——初步证悟。
初步证悟后,仍要继续修行。此时的修行还在意识范畴内,虽然用的是其中智慧的部分,但这种智慧存在于意识当中,变化无常,并不稳定;而真正的智慧——心的本性不可能是无常的。用无常的东西去感受超越无常的东西,非常困难。
严格来讲,无论通过大圆满还是禅宗开悟,凡是菩萨一地之前的证悟,都只能称为感受,谈不上真正的觉悟。虽然这个无常的智慧远胜于意识,可以看到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无法直接感受佛性;只有达到菩萨一地,才能直接感受到一部分佛性。佛性本身没有部分与整体之分,不过从证悟的角度,只能说此时证悟了部分佛性。因此,证悟和感受必须分开,当然这种感受与我们现在痛苦、快乐、无记的感觉截然不同,它是对法界或光明的一种觉受。
大家都希望证悟,但是往往不清楚什么是证悟。密宗将证悟分为若干阶段,如还未证悟时,相当于从未见过月亮的人,仅仅听说了月亮的模样;初步证悟时,相当于看到了月亮的图片,得以大概了解;证悟菩萨一地,才是见到真正的月亮。
因此,从狭义的角度,初步证悟还不是证悟,菩萨一地才能称为真正的证悟;而从广义的角度,一地之前的开悟都是自己感受到空性和光明,而非通过逻辑推理或理论了解。比如,用语言描述咖啡的味道不同于亲自品尝,证悟之前,相当于通过语言了解咖啡的滋味;证悟之后,已经喝过咖啡,有了直接的感受。
一地之前的证悟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化解意识范畴中的痛苦,诸如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以及愤怒等粗大的烦恼,因此在人生中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任何世俗的事物都无法替代。从本质上铲除烦恼的种子,则要等到一地以后。
用智慧观照之后,得到什么结论?“内外明彻,识自本心”。重点在“内外明彻”,意思是证悟时心没有内外之分,并且感觉到光明。“识自本心”,指认识到自己心的本性。
其中“明彻”二字尤为重要,“明”,光明;“彻”,可以理解为像清澈的水,又像无色透明的空气,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什么是清澈?就是空性;空性什么感觉?就是光明、清澈。用语言表达,只能翻来覆去用这几个词。以智慧往里观照,会发现内心深处清澈透明,与虚空毫无二致,不存在任何阻碍,没有丝毫执著,如《坛经》所云“无念、无忆、无著”。
《持人菩萨所问经》用八个字描述了最低层次的证悟,“心无有心,则曰本净”。第一个“心”,指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念头,这是心的表面现象。如果不用智慧观照,这些情绪会显得无比真实,令我们产生喜怒哀乐,让我们去行善作恶。“无有心”什么意思?以智慧去观照每个念头,会发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完全虚幻不实,因此念头是不存在的。当你不用任何逻辑、理论,直接感受到“心无有心”时,那么恭喜你证悟了!“心无有心”是本来清净,故而“则曰本净”。这是初步证悟,再往上的境界,就很难用语言描述了。
这句话大家应该记下来,它出自显宗的佛经。如果我们听到的当下没有证悟,那么现在去听大圆满也是一样的结果,为什么?因为大圆满等密宗同样使用这些关键词。如果能够证悟,就在这些关键词上,它们讲的是真正的证悟,其余描述的则是证悟之前的状态、中间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
“心无有心”换成中观的用语,便是“现而无实有”,这句非常重要。“现”,指未经观察时有很多念头,是现象;“无实有”,一经智慧观察并且证悟了,会清楚地感受到念头没有任何真实性,这是本质。虽然意识没有停止,妄念依然存在,但是已经看见了核心部分,亦即发现其本质虚幻无实。当深切体会到每个念头无有真实、完全虚幻时,你就初步证悟了。
以上解释了“内外明彻”,再深入讲就是大圆满。其实大圆满也是讲这些内容,最终还要自己去悟;没有体悟,语言的表述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四加行、五加行以及祈祷上师非常重要。通过上师加持,自己积资净障,有一天以智慧观照时,会轻松体会到“内外明彻”,那时便能领悟到这些词汇的真实含义。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如果认识了自己心的本性,就是解脱。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一直认为存在一个自我,为了自身利益,产生许多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滋生仇恨和抱怨。假如自己比别人强,会傲慢;不如别人,便嫉妒;相差不多,则攀比——任何人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但其实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如果心中不是如此黑暗,别人非但不能使我们产生烦恼,反而会令我们生起慈悲心和智慧。当彻底看到心的本性时,便会了知其中没有所谓的自我,而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光明清澈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我”。
佛陀二转法轮讲大般若时,通过复杂的逻辑,运用一切可用的语言,推翻、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三转法轮时,又想方设法建立“自我”的存在,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二转法轮否定的,是世俗概念中的我;三转法轮建立的,则是内心深处的本质——光明和清澈,并不是一个人,不存在你我他之分,只是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姑且称之为“我”。
当彻底见到这个“自我”之后,因为没有自他的对立,不会再产生欲望,由此而来的仇恨、傲慢、自卑等种种心态荡然无存,一切烦恼土崩瓦解。令我们束缚于轮回的烦恼消失了,自然就是解脱,因此“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是智慧;“三昧”,为禅定。得到解脱之后,便进入智慧的禅定。
“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证悟般若禅定,就是“无念”。前面曾提到过“无念”,但是没有展开讲,下面将详细解释。
“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什么是无念?“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说的是见解;“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讲的是见解带来的行为。这两句话含义深奥,禅宗也许另有解释,但这种理解应该也是可以的。
“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指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六个感官仍可感知外界,但是不再执著。证悟的当下,世界并没有消失,然而证悟者对待世界的态度不一样了。证悟之前,把世界当作真实的存在,虽有些许幸福和快乐,更多的却是焦虑、悲伤、生老病死等痛苦和烦恼;证悟之后,世界仍然存在,但是不再感到痛苦,而且得到了无漏的快乐。
不要以为证悟以后会变得像木头人,毫无感知,若真如此,人生有何意义?譬如偏远地区的小孩,只吃过牛羊的奶或甘蔗这一类甜食,吃不到就会焦虑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巧克力、冰激凌、蛋糕等更加美味的甜品。同样,从世俗生活中,我们只能品尝到物质刺激带来的一点快乐,以为失去了这些,生活将毫无意趣,根本不知道还有更高、更有意义的幸福。
假如证悟之前,我们对某人非常不满,甚至心怀仇恨;从证悟的那时起,虽然仍会遇见此人,感觉却是大相径庭。若是今天证悟,感觉就与昨天不同;下午证悟,则与上午不同。用《坛经》的话讲,后一念看到此人,与前一念见他的感觉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变化的不是对方,而是我们的心——不满和仇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智慧与慈悲。
证悟以后,为了创造生存条件,仍要继续生活,朝九晚五,但是不会再有压力和痛苦,这叫做暂时的解脱。总而言之,解脱不是自己或世界消失了,而是烦恼和执著不复存在。
以上解释了“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看到万事万物,但是不执著于万事万物,这是见解。下面“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讲的是行为,指这种见解亦即证悟的智慧,遍及一切,无所不在;无论何时何地,用这个智慧去看、去听、去感悟,没有丝毫执著。
从宗宝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同样的,“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阐述见解和体会,“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则是阐述行为。“用”是运用,指智慧的运用。拥有了智慧的见解,并应用到一切时处——生活、工作等所有方面,见闻觉知无一不用智慧,但是没有任何执著。
--
FROM 218.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