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得自悟。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如佛也。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三世诸佛及十二部佛经,所表达的内容本来就是心的本性——并非佛经在我们心中,而是佛经所讲的核心内容在我们心中。二转和三转法轮的核心内容分别是空性和佛性,正是心的本性原本具有的。
“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如果不能证悟,必须请善知识开示佛道,让我们得见本性。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说有人能自悟,始终不需要依止善知识;而是如果证悟了,从此之后才不用依靠外在的善知识。
“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如果不追求内在的善知识或三宝,一味向外寻求,希望借此获得解脱,则一无是处。当然并非禅宗或大圆满的修行人,完全不求外在善知识。它的意思是,不懂得善知识、三世诸佛在自己心中,始终向外寻求,这是错误的。
“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认识了内在的善知识,便得到了解脱。内在的善知识是自己心的本性,也称作内在的上师。
“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得自悟。”假如自己心存邪见、烦恼和无明,抱持很多错误的观念,尤其是不认为心的本性是佛,一直谋求外在善知识,就不能自悟。虽然外在善知识可以讲经说法,但若是自己一直向外求取,不知心中有佛,那么依然无法解脱。
“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个人认为敦煌本这里有一点问题,“汝若不得自悟”与“当起般若观照”两句的意思衔接不上。敦煌本、敦博本、旅博本都是这样。
我们可以参照宗宝本“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外善知识虽然可以教授佛法,却无法救你。听闻再多的佛法,最终仍要自己去证悟,否则无济于事。后面接“若起真正般若观照”,这样能讲得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坛经》现存的二十多种版本中,敦煌本是最早的,但并非历史上最初的版本,更不代表其内容毫无瑕疵。敦煌本也有不同的版本,最早被发现的叫敦煌原本,后续的有敦煌博物馆收藏的敦博本,还有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旅博本。这些敦煌本之间也有出入,其中一个原本中错字较多,例如把“天”写成“无”。目前看到的几个敦煌本均为手写抄录,出现个把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如佛也”,启用智慧观照自己的本性时,妄念于刹那间全部消失,这是自己真正的善知识——内在善知识,一旦证悟,自己便与佛相差无多。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将“妄念俱灭”理解为念头全部消失,一片平静——这是寂止的状态。此处的“妄”意即执著。智慧现前,执著消失殆尽,念头不一定消失,但不会影响修行和证悟。现在我们常常杂念纷飞,难以平静;证悟之后,是否平静、有无杂念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杂念不代表不好,平静不代表更好。
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念头越多反而越能感觉到念头的本质。好比人有身体和生命,我们能看到身体,却看不到生命。假如念头是人,同样也有身体和生命,它的身体是愤怒、欲望等情绪,生命则是智慧。证悟之后,每个念头出来时,我们所接触的不再是情绪,而是智慧,从这个意义来讲,念头越多越好。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如果你一天产生了一百个念头,等于遇到了一百尊法身佛。
--
FROM 117.8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