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慧定别。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善知识”,这是惠能大师对弟子们的称呼;“我此法门”,即六祖传授的顿教法门;“以定慧为本”,该法门以禅定和智慧为本。
禅定和智慧在佛教中非常重要,除人天乘外,大乘、小乘均以定慧为本。但惠能大师的顿教法门有所不同,它只讲定慧,不谈其他。为什么?因为顿教法门属于最高境界,适用于上等根机者。换言之,只有最具智慧的人,才是这个法门的法器。
不过,并非所有禅宗都是如此。比如,神秀大师的渐悟法门就是逐步、间接地证悟,它除了定和慧以外,还需辅以其他修法;再如藏传佛教的大圆满法,在修正行之前,另有四加行、五加行等前行修法,虽然这些加行不一定是定和慧,但它们是定和慧的基础。
六祖的顿教法门则不讲这些基础。因为它是针对最上等根机的人,这些人像惠能大师一样,根机都已非常成熟,基本上不需要这些基础的修法,所以此法门以定慧为本,这一点与其他法门略有不同。
“第一勿迷言慧定别”。“第一”,指非常重要的事情,头等大事。这个时候的头等大事是什么?就是不要以为定和慧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这样想就错了。在敦煌原本、敦博本、旅博本中此句为“弟一勿迷言慧定别”,古文中“弟”通“第”;宗宝本等其他版本没有“第一”,而是“大众勿迷,言定慧别”。
“定慧体一不二”。定和慧无二无别,浑然一体,不能也无法分开。六祖这里讲的定和慧,是指开悟之后的定和慧。在六祖看来,未开悟时根本没有智慧,开悟之后才有真正的智慧。
那么开悟前的智慧是什么?是闻思修中,闻所得的智慧和思所得的智慧。但惠能大师的顿教法门,强调的不是闻与思所得的智慧,而是直接证悟、顿悟的境界。这个境界的慧是修所得的慧,亦即证悟之后的慧,此时的慧和定是分不开的,二者无二无别。
这个说法与大圆满完全一致。尽管表述时可以把二者分开,但其实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因此惠能大师说,首先大家不要把这两个分开,二者是一体的,根本不是两个。
为什么定和慧是一体呢?
“即定是慧体”。禅定是智慧的本体。这里的智慧,指证悟自己心的本性的光明部分,此时的智慧非常稳定,如如不动——在证悟的境界中,可以十分钟、半小时或一小时毫不动摇地安住于光明、空性的境界或心的本性中。这时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定,因为这个智慧本身很稳定,没有任何动摇。不动摇的部分,就叫做定;不动摇的同时证悟了心的本性,这部分称为慧。实际上,这既是定又是慧,二者是一体的,根本无法分开。
“即慧是定用”。佛经中常常出现“体”和“用”二字,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事物的本体叫做“体”,它的作用叫做“用”。比如一把刀,刀的本体是“体”;刀很锋利,可以用来切割东西,即为“用”。同样,假如定是一把刀的话,它不仅本身很平静、稳定,而且稳定的同时还可以证悟,证悟的部分就叫做“用”。也就是说,慧就是定的作用。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实际上,没有什么其他的定,这个智慧是如如不动的,因此叫做定。这两个其实是一件事情,根本无法分开。
但是,在证悟之前,定和慧是可以分开的。比如四禅八定,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寂止,无论小乘还是大乘、显宗或是密宗,包括外道都在修,未证悟时一定要修寂止。寂止修好的时候,就是非常标准的禅定,但因为尚未证悟,所以没有什么智慧,只是心很平静,没有杂念而已。这时定和慧是可以分开的,不仅理论上可以分开,实际修行过程中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有时会有一些初步的证悟。比如,刹那间证悟了一点点,但这个境界不稳定,因为开悟的智慧转瞬即逝,不能持续。因此,这时虽然有一点点智慧,但没有禅定。
简言之,惠能大师讲的定和慧不能分开,指的是特殊情况,就像禅宗的顿悟和证悟大圆满的智慧,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在这个高境界中,定与慧一体无别。修习禅定,但尚未证悟——这时只有定,没有慧;未修禅定,只有初步的证悟——这时有慧,但没有定。
尽管惠能大师这么说,但未必每个人都是顿悟的根机。因此,普通人在修大圆满或禅宗顿教法门之前,修一下没有智慧的禅定很有益处。
以大圆满为例,它本身有特殊方法可以让人直接开悟,在此之前不需要修四禅八定。如果条件不具备,没有开悟,就重修四加行、五加行、上师瑜伽等前行;如果条件具备,如上师的加持、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积累福报、忏悔罪过等条件全部成熟,无需禅定也可以证悟。
所以大圆满法本身不需要禅修,因为修大圆满的特定法器是上根利智之人,他们不需要这些。可是,未必每一个修大圆满的人根机都这么高,为了适应其他根机的修行人,很多大圆满的引导文都安排了一些禅定的修法。这虽然不是最高大圆满的本意,但对接引其他根机的人很有帮助。
藏传佛教大手印也是很高级别的修法。如果对密法、对上师信心足够,加行修得到位,没有禅定也可以直接证悟;但如果之前修过禅定,在此基础上修智慧就比较容易证悟。因此,大手印也是在正行之前修一些禅定。
一般情况下,定和慧不仅理论上可以分,实际修行过程中也可以分,这样分开修是有帮助的。因此,大家不要理解偏颇,对于普通人来说,先修禅定,然后在禅定的基础上证悟,这样比较可靠。
当然,像六祖这样的根机以及和顿教相应的法器是不需要修禅定的。惠能大师因为一句话而言下大悟,后来很多开悟的禅师也没有修太多禅定,条件成熟便大彻大悟了。惠能大师这句话是针对这些人讲的,这是第一。
--
FROM 218.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