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做的挺好的,能体验到匮乏感和攀缘心,也能记着本自俱足这些内容
理论上,胜义谛是无执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人又有个世俗的身体,不吃饭就会死,天天喊着本来无一物,这不能顶饱,三五天不吃饭,人直接就饿死了
所以世俗谛上,必然有执。
胜义谛上的我,和世俗谛上的我,是互为我非我的
或者更清楚的说,如果认定胜义谛上的我是我,那世俗谛上的就是非我,如果认定世俗谛上的我是我,那胜义谛上的我就是非我
等到,内观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胜义谛上的我如如不动,而世俗谛上的我随意而动,差不多也就成就了
【 在 yilanwww 的大作中提到: 】
: 保持内观。看到自己着相了,起了嗔念,有贪心。跟以前相似经历对比。想根源在哪。如何破。
: 打个比方,我容易在意喜欢的东西,还是因为匮乏感,好像不在他家买就没有了似的;再比如以前很在意某人,因为攀缘心和匮乏感。
: 如果知道本自具足,所有东西都是丰盛的,我就不会这么执着这样一个东西一个人。也就不会再恐惧,不会有嗔心。
: ...................
--
FROM 111.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