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
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经》解:
勇于敢则杀,
【勇敢有为,则杀其身。】
勇于不敢则活。
【勇于不敢有为,则活其身。】
此两者,
【谓敢与不敢也。】
或利或害,
【活身为利,杀身为害。】
天之所恶。
【恶有为也。】
孰知其故?
【谁能知天意之故而不犯﹖】
是以圣人犹难之。
【言圣人之明德犹难于勇敢,况无圣人之
德而欲行之乎﹖】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
勇于敢则杀,
【必不得其死也。】
勇于不敢则活。
【必齐命也。】
此两者,或利或害。
【俱勇而所施者异,利害不同,故曰,或
利或害也。】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孰,谁也。言谁能知天下之所恶,意故
邪,其唯圣人,夫圣人之明,犹难于勇敢,况无
圣人之明而欲行之也,故曰,犹难之也。】
※:敢与怯各有利弊,圣人犹难之。
老子“无为”,此外还有不问青红皂白,反对任何战争,包括正義戰爭。如:
第三十章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田]。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FROM 117.14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