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楼. 不好意思 打扰了,我想大家学习也挺累的,恰好我也有问题要问,我就相当于插播一段广告愚乐下:我的问题比较多哦,索性就把它们一次性打包:
1,老师的说的"天生万物,天道(在体为无形恍惚,在用为生生不息),人暗合着天道行动,就可以趋利避害,这不禁让我想起 汶川地震几分钟时间一座繁华的城市就化为灰烬,生灵涂炭,,,还有14世纪的黑死病,毫不留情的秒杀几十万人的生命,对这些灾难,我想啊, 生命只是被无常的命运抛来抛去,我自己不知道何去何从,面对这些毁灭性的无常,生力怎么和谐这种无常或者偶然,既然轮回的一切都是无常,那么人活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道家人物为了能训练自己达到无我,抛开了人世间的生活----绝利,跑到深山老林之中,是为了更好的成就自己”我也知道古代有很多隐士,自我已经修炼到了扭转乾坤,无懈可击的境界,但不肯出来救国救民,一味的追求成就自己,有的甚至避世,弃世界、那么这种外在超越可不可以达到内在的超越,如果达到内在的“内圣”而没有做到“外王”是不是可以“成就自己了呢,如果可以,那么儒家的终极关怀是什么?我们怎么处理好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关系?
4说到儒家,不得不说到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中庸”说实话我有时是十分痛恨的,我觉得中庸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做事说话中规中矩,安守本分,如果有那么,一点点锋芒毕露,一点点不另类,甚至一点点叛逆,小则受到长辈父母的打压,大则受到周围群众人民的不屑和打击,,我自己也经历那么一段压迫史,我当时很想骂去他妈的中庸把中国人的创新,创造意识扼杀在摇篮里了,现在看看春晚就知道,文艺界几十年的老调重弹,老歌老电视剧翻拍翻来翻去,想要一点点改革创新就兴师动众的,如今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时代已经天翻地覆,年经人更多需要释放个性,解放自我,留住真实,什么狗屁规矩,诗书礼仪滚一边去。当然传扬几千年的(儒!道)的混元文化已经在时间和空间凝结如石,人们将习惯视作不可违反,但是依然有不怕死之人试图去咬破这只坚硬的茧壳,比如80.90的某些新新人类反而要完全颠覆,直搅得个天地翻复,貌似还合成诞生了“摇滚文化,犀利哥文化,颓废文化和屌丝文化”如今这些非主流文化已经成为潮流,形成充满特色的“亚太文化”。最后要问的是,您认为传统的(儒!道)适合新时代的发展么,另外新儒学的诞生是不是背离了古典文化的原味?在新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 我们应该如何取舍?
5,我长话短说吧,否则浪费大家眼神,在国际社会你死我活的竞争下,中国的“(儒!道)”传统文化让中国退步了还是退步了?
2,不好意思 扯远了,老师说,“心生 万物,心死万物”,心生于物”是指人产生欲望,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好了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这句话如何理解呢?咱们是不是要让欲望"了”了 才“好”么?还是让我了了,就好?
5,老师所说的暗合生力的“巧”“机”是不是“刚刚好”的意思?我觉得说话做事都“刚刚好”恰当适宜,滴水不漏,这种状态挺好的,“巧”似乎包含预见性的“潜意识”“潜动力"那么咱们的直觉 第六感 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人生正确判断的方向?咱们是不是可以暗取某些有利趋势为咱们服务?
6,老师经常说到无我,这个“我”在哪里,过去将来还是现在,还是永恒的瞬间或者瞬间的永恒,是不是无了小我,大我就可以无处不在,如果可以无处不在,这个大我的终极存在是什么?
7,发呆是不是 也是一种“无我”
8,庄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是什么意思呢?完。此段广告网友们可以可看可不看
--
FROM 42.63.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