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楼. 各位网友道兄们,大家好!
1.在生活中,在为人处世中磨练自己,当然是修道,并非离世出家打坐炼丹才是修道。出世专修那要到相当的程度才为之,在人间修炼作为修道入门是非常合适的。何况,在生活中做人修道合而为一,多划算的事啊!
2.如果要想一步就”做到无我“,那的确很难,也不可能。还记得我以前讲过的?从上海到北京,如果连上海火车站都还没有离开,就想要身处北京,当然不可能!所以要明白,要达到"无我",先不要"有我",抛开"有我",即是"无我",离开上海,即就是前往北京。而且,"无我""有我"这二种体会,我们大家都有过的,对不对?而"有我"的体会更多些,对不对?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抛开有我"即是入手之处!也是容易达到的!先达到"不要有我",等达到了没有"有我"了,也就是"无我"了。
所以,我要你们自己多多体会体会"无我""有我"这二种不同的心境,有了切身体会,再在生活中运用,就有了经验了嘛!注意了:这二种心境并不是你修炼出来的,而是本来就是的,本来就有的,我只是要你们自己去体会清楚弄弄明白而已。
我不知道你们当中有几个人会真的去体会?还是只当听我讲故事一样的听过算过。
3.修者,修补也,修理也,维修也。即是把已经破损的东西再修复回去也!也如同治病,治病者,却病也,除去疾病也。“有我”,即是病也,即是破损也。除去“有我”,即是修道也!
懂了没有?
一定一定要把乌云密布和空旷明净这二种心境体会清楚!
我等着听你们的汇报!否则,我这个老师还是不做更好,我也不是一个好为人师之徒!
浙江张松法 2014-3-16
279楼. 似乎在危急情况下(即来不及思考时),人的本能也是一种无我。
如地震时父母下意识地先保护孩子,看到别人落水下意识地去进行救援,老师看到车飞奔过来下意识地把学生推到安全的地方。
他们都先没有考虑自己的情况,而是先想到了别人,也是无我的一种吧,就是本能与潜意识。这能否说明人其实达到无我是有规律可寻的,这样修炼起自己的心境会好一些吧,一些愚见,见笑了
我觉得制怒和多笑其实是两种很好的方法,与大家共勉。
逍遥长安游 2014-3-16
对不起!没有答对,你要好好看看我讲解的帖子,特别是最近几天的。
浙江张松法 2014-3-16
回复 浙江张松法 :嗯,在学习方面我倒是有些感触。 研究一道题时会忘却时间的流逝,如果能解出来,心情会特别好,而且精神也特别轻松,没有累的感觉,呼吸的气息也特别长和远(呃,就是那样一种感觉)。但如果解不出来就特别累,特别烦躁,老想骂骂咧咧,脑袋确实有些重,还挺混沌的感觉。
逍遥长安游 2014-3-16
回复 逍遥长安游 :这时候就注意一下,回过神来看看自己的心境,看看自己的脑海中,出现了些什么景况?
浙江张松法 2014-3-16
回复 浙江张松法 :嗯,我待会试试
逍遥长安游 2014-3-16
280楼. 所谓的反观自己,所谓的回光返照,所谓的境界心境,所谓的内视内观,-----------
浙江张松法 2014-3-16
281楼. 见物起心-------心死于物-------满足欲望
天机蓝 2014-3-17
不行不行,请老实回答我的问话。一定要说出自己的切身体会。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很简单嘛,我帮您用个公式总结,无我= 见物起心+ 心死于物+ 满足欲望=0 如果循环利用 反向搜索那么就是 0= 满足欲望 - 心死于物 - 见物起心 =无我 我新发明的公式 么么哒 !!我发明的哦! 啊哈哈啊哈!!!我把它称之为 无我定律 啊哈哈哈哈哈!
天机蓝 2014-3-17
回复 天机蓝 :小妮子,无我定律?好!妙!从今以后就称作“无我定律”吧!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天机蓝 2014-3-17
我就说 几个字就可以总结嘛 还非要 我打出那么多字 真是
天机蓝 2014-3-17
282楼. 我说说个人的看法:1."有我"就是被情欲,和私利所蒙蔽.也就是"心不明,看不清了",完全由内在的情绪来主导自己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难免会不符合实际的要求或有悖客观,这就把拙性\拙行引发了."有我"就是完全进入了情欲和私利的状态,不能融于外物.
2."无我":就是不被情欲,和私利所蒙蔽.心里明白,清楚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实际的要求,适应客观,这就把巧性\巧行引发了.这样人就具有了包容力,而思想行为就融合于外物了,物心行合一,也就空旷了超脱了."无我"就是在欲望----思想----行为----外物,之间的理性和客观的融合.
在这里请教张老师一个问题:这种整体的融合性,是不是就是古人所说的:“执一、得一,一宗”中的“一”的概念?
3。那么如何做到“无我”呢?那就要有很强的角色感,换句话说就是像演员一样,演哪个角色就进入哪个角色,演哪个场景就要进入哪个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有我"就是因为想演这个角色而演这个角色;"无我"就是使自己如何符合这个角色,,使自己成为这个角色,进而发挥这个角色
4。第3点讲的是演员例子,而在我们现实中我们是什么角色?事实上我们有许多角色,如老师/学生,老板/员工,父母/子女。。。等等。单一的角色做好了是小“无我”,而面对生活综合的各个角色都做好了,也就是行成了完整的,大的“无我”。
以上是个人拙见,有不到的地方,还望大家提点,指正。
benson5a06 2014-3-17 回复(1)
非常好非常好!理论成绩100分,老师很满意。问题也问对了,一者,道也,吾道一以贯之也,得一者,神仙抱一之道也,道者,无我而用也。但今天我要的是:对内心境界的真正体会!尽快汇报上来!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283楼. 张老师您好!昨天晚上才看到您的帖子。我从小学习就不好,想向您汇报一下,不知道怎么说,平时也忙不能深入的学习您的讲解,但是心里觉得您是对的。平时老想着您的话,总在揣摩,不知道是心境平和了,还是您的话对我...
风飘过的地方2 2014-3-17 回复(1)
善哉!等你方便时:你再回过头来,也就是回过注意力来,关注一下你在心境平和时,和你在心境烦恼时,各从你的心境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284楼. 小妮子,总爱在你老师面前调皮撒娇?不过也算你聪明,理论成绩也是100分。恭喜恭喜!
但我要的也是实际体会,没有这点基本功,只是光靠理论,也是很难在生活中运用的,尤其是碰到“龙(再加个心字底)辱若惊”的时候。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285楼. 从心境来讲:
1。“有我”就是带着个人的主观偏见,个人情绪,私利来看待、分析、处理问题。带着个人主观情绪,来为人处事,与外物沟通,这种沟通是单向的,是不能做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融合,所以”有我“是以个人立场是有偏见的,是狭窄的。所以当我们”有我“的时候,我们脑子里就没有了别人,外物,只有自己,只知道自己想如何如何。就像母亲抱怨小朋友不听话,不爱学习一样,就像员工抱怨工资太少一样,就像我们抱怨这个世界不美好一样。为什么会是乌云密布,暗淡无光,也就是”有我“太多了。
2。”无我“就是不带主观偏见,个人情绪,私利来看待分析处理问题。不带主观情绪,来为人处事,与外物沟通,这种沟通是双向的,做到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融合为一。”无我“不以个人立场,尊重客观不偏见,是空旷包容的。所以当我们”无我“的时候, 我们脑子里有就有别人,外物,明白了综合性整个事情,知道了自己有这处环境的所处的位置,进而知道自己应如何行动才可以做到适合。就像母亲不怨其烦的教导小朋友,尽量的包容理解小朋友一样;就像员工明白自己的收入不理想,进而更加努力一样,就像我们常说:缺陷也是一种美,一种真实一样。为什么会空旷明净,豁然开朗,也是“无我”了,做了与无俱生。具有了包容力,能够综合的思考问题,也就具有立体思维。“无我”就是得一,得一就是天地人融合为一
benson5a06 2014-3-17
也是“无我”了,做了与无俱生。这句是:“做到了与无形俱生”,更正一下。也就是说做到了心念、欲望的产生,可以做到不带主观立场,想法,欲望没有主观偏见。
benson5a06 2014-3-17
286楼. 神仙抱一演道,第一次看到这彰时,我明白不是讲如何修成为神仙的,而是讲如何成为生活的神仙的。正所谓:无钱也开心,有钱也烦恼。这彰就是教我们如何快乐的生活!“无我“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包容力,做到自己,与人,与外物,与事,与天地,融合为一。而能做到这个“融合为一”,也就能得一,得一就能执道而行。道也就为我们的心所使用,心有了道术,我们才能更好的身生造化之力。我的感悟是阴符经,揭示了人就是精灵,通过心来施行“魔法”,而使造化生乎生。
benson5a06 2014-3-17 回复(2)
个人愚见,如果说得不到,请各位不要见笑。
benson5a06 2014-3-17
说得真好,一生万物 万物归一 !
天机蓝 2014-3-17
287楼. 说得苍白一点:
"有我"就是只站自己的立场,只想到自已,只为想满足自己的情绪,和私欲.
"无我"就是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超脱情绪,和私欲的不良束缚。
benson5a06 2014-3-17
288楼. 看了张先生的讲解,收益良多,说说我的理解和问题,还望张老不吝赐教。阴符经止于道,通过长老的讲解,也慢慢能感知到了道的用和体悟它的方法。当然感知不是真知,还要慢慢印证才行。那么道的本体究竟是什么?这恐怕也是很多像我一样思维倾向于形而上的朋友非常疑惑的问题。
笨小孩bxh2046 2014-3-17
289楼. 真我非我,身与心似乎并非一体。心高于身,灵魂暂住于体内,但却向往天地间自然。而无我就是求心的过程,找寻真正的自我。不知理解的对不对?谢谢张老。
逍遥长安游 2014-3-17 回复(4)
理解得很对!初步来说,正是如此!你悟性挺好,文才也挺好。好好努力,日后当成大器。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这吧真是高手如云了 学习了 呵呵
天机蓝 2014-3-17
回复 天机蓝 :一同加油啊
逍遥长安游 2014-3-17
回复 浙江张松法 :谢谢张老赞誉,我会努力的
291楼. 看一本书,思考了,深入了,头脑清醒了,身体舒坦了,呼吸平和,周围的物体变的柔和了,好像自己能看见空气,顺着空气看见远处什么都没有,书里的文字变成具体的东西在眼前静止不动。心在笑,好像一切都有解决的办法。奇怪的是我看见了自己,但那个又不是我,好像是一个想象中的我。
风飘过的地方2 2014-3-17 回复(2)
非常好!还是你说得最深,也正是我想要听的。《阴符经》讲到现在,是已经到了必须向内心深入的功课了。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有意思
blioweiy139 2014-10-4
292楼. 老师,无我,就是要没有念头,可是每次念头很少的时候我很害怕,我觉得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在无数个念头里否定否定再否定然后找到肯定的答案。
风飘过的地方2 2014-3-17 回复(1)
非也!无我不是没有念头,而是:1.能清楚自己那些是由于主观情绪私欲而激发的念头。2.并能够抛开放弃上述的不良念头。3.更能够产生在你“有我”时想不到的,却非常有效的,恰当适宜的念头。4.还能够自己挑选出一个最最好的办法并实施之。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293楼.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期望老师的指正。
风飘过的地方2 2014-3-17
296楼. 谢谢老师指点。疑问被挑破浑身轻松啊。
风飘过的地方2 2014-3-17
297楼. 九点多了,今天我要早点睡,明天再继续。5a06在理论上已经没问题,若有理论上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他。小妮子的问题我明天再仔细点评。
各位,晚安!
浙江张松法 2014-3-17
298楼. 空间感消失周围一切皆像不存在,时间像静止了。
鼴鼠喝酒 2014-3-18
299楼. 张老师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请张老师不要见笑:-)
世界是分不同层次(维度)或者叫天的,对於人来说,肉体处在这个三维空间里,灵呢可以天马行空进入更高维度,所以梦中可以上天入地,返古往进,关公战秦琼。
当你从不同的维度看待问题,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视界。
举例来说,假如你处在闹市人流中,你就要受到人流的影响,比如被人流裹著走无可奈何,比如被某人踩了脚愤怒不已,比如看到一个美女心如撞鹿。
再比如一个拍摄闹市的摄影师,他站在高楼上俯瞰人群,他只关注于整个人群,不会有前面人的你的种种遭遇(拍到美女有可能的:-))。他的心境就不会那麼明显地时时刻刻受到人群的影响。
再深一层,假如你是这个片区的消防警察,在视频监控室里监控火警,那麼只有火警信号才会影响你,人群怎麼流动不是你关心。
对於消防警察的视角来说,人群流对於他来说其实可以说是静止的,时间亦是。
就如你看一个苹果它就是一个苹果,你不会去在意苹果里某个电子旋转到其运行轨道的哪个位置了,或者因获得能量变换轨道(跃迁)了。
鼴鼠喝酒 2014-3-18
一个三维生物是无法想象高维度空间的,你可以借助工具来刻画,但是你就是脑子里想不出来,就像二维生物想不了三维世界
shierweidu 2014-7-21
回复 shierweidu :所以要做到无我。
透的水果篮 2-15 10:47
300楼. 如果电子跑出苹果之外看苹果,苹果这个“世界”里的时间其实就是静止的了。
类推一下,如果人跳出他所在的“世界”,时间也是静止的(貌似佛家有时间也是静止不存在一说)。
鼴鼠喝酒 2014-3-18
时间是个幻觉,越来越有这种感觉。
透的水果篮 2-15 10:48
303楼. "无我"其实是扩大了心量,使内心的境界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从而看到了更低的"有我"状态的自己.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本原事物"的全貌,从而看得更清楚\更全面\更具体.当然这时认识也就更高了,思维也就更开阔了.脑子也就更空灵了.内心也就更加明净了.
打个比喻:"有我"就是站在一楼,向远处眺望;“无我”就高在二楼向远处眺望。当然站在二楼眺望要比站一楼眺望,看得更远,更空旷;当然也更清楚,知道站在一楼之所以看不到,是被什么东西摭住了视线。
benson5a06 2014-3-18
304楼. 而个人在实际中的感悟是要做到“无我”:一、可从角色中超脱“有我”,即做某角色应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认为或想要做的事情。二、可从心量和思维上超脱“有我”,即心量上做到包容;思维上要:综合性来审视、看待问题、全面性的思考。上述两种体会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交叉使用。
benson5a06 2014-3-18
心量大了,才能够去做某角色该做的事情。肯去做自己作为某角色该做的事,说明他心量大。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19
305楼. 5a06说得真好!我发现 中国的文学和艺术 一般都离不开“ 有我”“无我"之境,比如诗歌中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来不是无情的,因为人的感情色彩都会流泪会恨,这就是“有我之境”,越来越觉得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在越品越有味道,心镜空明,就见到南山,难道他平时看不见南山吗,为什么是悠然的时间 见,而且他自己也身在山中,而他的感情却深藏不漏,呵呵,小时候根本不懂这两句的意思,现在才恍然大悟,我觉得他这种意境可以达到无我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更是妙极,闲的时候静的时候看到空,然后看到后面的美景,这种意境我也形容不出,很有参禅的味道,现在在慢慢品”空山新雨,天气晚来秋“更是妙极!总之 有我之境情感浓烈,连物 都受到影响,无我之境心情宁静,人融入外物,把人物化了,意境优美。不仅文学,我发现绘画,琴,书,画 舞蹈 也如此,一般的境界艺术家们会把自己的心境 人格 精神,观点融入艺术中,更高层的境界 无我之境 再到更高层的境界 禅学,就像弹琴的 刚开始是用琴表达喜怒哀乐,更高的境界,把自己融入山水中时空(无我),更高的境界 物我两忘,,更高的境界已经忘记了手指,忘记琴弦,忘记一切,与天地融为一体,(怪不得琴有五根玄,人有五根手指,其实整张琴就是一个宇宙,金木水火土,难道天地五行是为了迎合五根玄才有五根手指吗,恰好是五根耶,貌似越来越玄了), 那个 无我 定律 心生于物 到心死于物 满足欲望 接下来 物我两忘 接下 来 与天地融为一体,我估计(这种境界我也达不到,最近得到的启发)王维的诗 就很有这种意境,王若虚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更妙了!!
天机蓝 2014-3-18
诗人写了两种状态或角色,把它们对比,那么你认为诗人本身是站在哪里写的?
benson5a06 2014-3-19
有我的时候,站在诗人的角度,无我的时候 我也不知道诗人站在哪里,也不知道诗人在哪?
天机蓝 2014-3-19
回复 天机蓝 :小妮子,仔细想想,必须回答师兄的问话!
浙江张松法 2014-3-19
真不知道 有我的时候 诗人不站在诗人的角度?无我的时候 已经无我了 还要站吗
天机蓝 2014-3-19
回复 天机蓝 :诗人把两种状态和角色都写出来了,说明诗人已经会过了这两种境界,所以诗人是高在更高的角度写的。想想那首:不识庐山真面,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吧。诗人是游山回来时写的。
benson5a06 2014-3-20
啊哈哈啊哈哈,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 谢谢师兄!
天机蓝 2014-3-20
古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貌似很不一样呢,现代人更偏重于逻辑思维吧。很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透的水果篮 2-15 10:53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