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思想总共有三个阶段。以杨朱为代表的是第一阶段。《老子》书中大部分所代表的是第二阶段。《庄子》书中大部分则是第三,也就是最后的阶段。
第一阶段,试图显示人类社会法则,天地不仁。
第二阶段,《老子》书中大部分论述是试图显示宇宙万物变化的法则。
老子对杨朱人人利己思想,是有传承的。
例如《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说: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是说,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行事为人看成比得天下更贵重,这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一个人如果珍惜自己甚于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承认了人人利己才是天性。不讲利己,不是真诚的人。
道家杨朱主张人人为自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矣。到道德经为何又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转变,是和墨家的明鬼的作用一样吗?难道《道德经》也是个草台班子?
1.首先研究老子的辩证逻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社会规律遵从于从地球规律,地球规律又遵从于宇宙规律,宇宙亦有生死,遵从于道。
2.研究老子观察了什么地球规律,什么宇宙规律?
3.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哪里明显看出来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fengjun259 于 Oct 22 13:19:39 2024 修改本文·[FROM: 101.87.175.*]
※ 来源:·
https://exp.mysmth.net·[FROM: 101.87.175.*]
修改:fengjun259 FROM 101.87.175.*
FROM 101.8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