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是让六祖成名的偈子,让六祖成名的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见地.
神秀大师的那个偈子是小乘修行的正道,遵循戒定慧修行规则,期待未来某一天能突然顿悟解脱.这适合慧根比较浅的修行者,
而禅宗大乘法门,更重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适合慧根深厚的修行者.
小乘和大乘没有高低贵贱之说,差别在于不同慧根的修行者.如果觉得大乘更好,估计是西游记看多了.
但是,六祖的“本来无一物”,很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顽空或虚空,有些人修大乘到了解脱状态,肉体还在,进入有余涅槃,部分修行者到这个状态,容易进入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度众,也不想活着,只想寂灭,这是佛祖说的“焦芽败种”,极端的还想法让外道弄死自己. 所以当时六祖说了这个偈子后,境界相当于一只脚踏进门内了,这个时候五祖,用鞋擦掉,也是有禅意的,对空也不执着,真正进入了般若智慧.见到自己的佛性.
从某种角度来说,修大乘比小乘更容易陷入虚空和顽空的外道状态.
关于五祖深夜传法,并非是有额外的密意,更多的是出于对六祖的保护,六祖在度化惠明后,惠明问过有没有密意,印宗法师也问过类似问题,六祖都说没有,不信,自己去看六祖坛jing,如果还有人说禅宗有密不外传的要诀,只能说某些人故弄玄虚,诋毁六祖和禅宗.
--
修改:pumc FROM 114.254.2.*
FROM 114.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