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这句你用来反思自己更合适呐。
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如果这句只导向无想定,后面那句“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你意思是六祖在打妄语?
禅宗讲不思善不思恶,可不只是针对惠明,更早的达mo祖师就有“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你认为达mo祖师也喜欢教人专入无想定?禅宗什么毛病喜欢教人专入无想定,那不如跟天台合作保留四禅八定路子得了?完全不通。另外,行伍怎么会格外在乎善恶,南北朝隋末动乱年代过来的军人,你以为心智那么单纯,过家家呢?脑补的忒没谱。
你认为不思善不思恶,导向的只能是无想定,是因为你理解这句的核心为“不思”,六祖“不断百思想”已经明明确确说不要断念头,你还在下面不停的说这句是“不思”,断思,你认为六祖喜欢一会教人不断思,一会教人断思?并且认为我的观点也是“断思”,这纯属你理解不到位,然后预设别人的立场。在这个观点上,我认为不是只能导向无想定,而是如你这种错误理解成不思的可能会导向无想定,这就成部分赞同你了?
不思善不思恶,正是与“不断百思想”的意境是一致的,念头的生灭无好无坏,不去断不去阻不去住,不去理会念头,对所谓的外缘就像念头一样,不去思善不去思恶。这就是在教不要去分别,哪是教人去断念头,完全不通。
你的前后矛盾太多了,指出你的关键矛盾处,你从来不回应。只是一味的讲自己的理解,讲别人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敢问你到果地了吗?还是觉得自己已经进了?或者一只脚已经进去了?
你说这句后面还有个禅宗心法密法,那是什么?哪里有记载?你又如何得知?
都是自己分析脑补,然后确然的认为应该就是这样。
所有的修法,都要一切放下,连法也要放下,你却在最后要来个密法,完全不通。
而且这个密法书上未写,好似只有你自己掌握了一样,你怎么会那么自信自己这个推断是正确的?这种妄想和脑补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前后矛盾的这么明显,已经矛盾到按你的逻辑,连世尊都不是真实语者了,为何这么能坚持自己的这个妄想?
你所有的理解,都“执有”执的很明显。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fo祖的阿罗汉弟子也能度人和传法的,度人和有无度人愿心是不同的。
--
修改:hyf3690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