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个版的气氛和社会发展基本一致
怂三提五统了解一下,活土里收税干步了解一下,九十年代我的贫穷老家还有买媳妇的,可悲的是买来的媳妇都不愿意回她们的老家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哪门子事实?
: 改开之前,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15亿美元,全球第40,gdp是1495亿美元,各行业都是低质低量发展,连水泥等都是战略资源,需要审批,中国绝大多数人在农村,生活水平很低下,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家具基本是几把椅子和桌子,床,米饭都没有吃饱,城市里家具基本是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几个家庭共用一个厨房,一个片区共用一个公厕
: 改革开放后,1990年中国外汇储备295亿美元,全球第8,gdp是3608亿美元,而且还受到80年代末风波影响,80年代和90年代初,农村绝大多数人基本解决温饱,米饭基本管够,85年后农民开始进程打工,农村95年后陆续通电,00年后陆续通自来水,05年后陆续通自来水,城市里85年开始陆续有电视,洗衣机,冰箱,90年开始有楼房,家庭独有厨房和厕所
: ...................
--
FROM 39.144.251.*
错。是跟年龄发展一致。20年前都是年轻人。现在都是中年人和老年人。没希望了。
去B站看看,到处都充满着希望。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我们年轻时,社会充满希望,整个版面讨论的是
: 工作,创业,跳槽,虽有浮燥那是啤酒的泡沫
: 而现在,这个版面就说明一切,基本没人聊工作本身
: ...................
--
FROM 47.122.56.*
90年代初贫穷农村确实是有买媳妇的,但也是少数,相比之下,改开之前,农村普遍吃不饱饭,改开之后,90年代初,农村基本实现温饱
90年代初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和现在是没法比,但也远远超过改开之前,你明白不?你了解什么呢?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怂三提五统了解一下,活土里收税干步了解一下,九十年代我的贫穷老家还有买媳妇的,可悲的是买来的媳妇都不愿意回她们的老家
--
FROM 120.241.40.*
七十年代末就基本温饱了好不好,到九十年代,光种地日子没啥区别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初贫穷农村确实是有买媳妇的,但也是少数,相比之下,改开之前,农村普遍吃不饱饭,改开之后,90年代初,农村基本实现温饱
: 90年代初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和现在是没法比,但也远远超过改开之前,你明白不?你了解什么呢?
--
FROM 218.108.214.*
现在没有阎论自由,不能说也不敢说
--
FROM 120.245.98.*
主要是还是那一批人上水木。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当年我们年轻时,社会充满希望,整个版面讨论的是
: 工作,创业,跳槽,虽有浮燥那是啤酒的泡沫
: 而现在,这个版面就说明一切,基本没人聊工作本身
: 以前有个末名空间,上面有个教师版类似水木,谈些科研教学
#发自zSMTH-v-@OPPO PBAM00
--
FROM 223.104.40.*
外企存在对国内企业环境是正面影响
这些年菊花对国内工作环境的破坏太大了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我们年轻时,社会充满希望,整个版面讨论的是
: 工作,创业,跳槽,虽有浮燥那是啤酒的泡沫
: 而现在,这个版面就说明一切,基本没人聊工作本身
: ...................
--
FROM 39.144.50.*
开放包容vs封闭保守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我们年轻时,社会充满希望,整个版面讨论的是
: 工作,创业,跳槽,虽有浮燥那是啤酒的泡沫
: 而现在,这个版面就说明一切,基本没人聊工作本身
: ...................
--
FROM 111.198.226.*
日企现在还可以,在向国际化企业转变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我以前也想过,最遵守中国劳动法的就是外企,相比较国企民企来说,外企对打工人更体面一点
: 那么,是不是因为国内企业还不够有钱呢?…… 等我们有钱了,是不是也会像欧美外企那样对打工人友好呢?…… 可是,日企,台企,韩企,对员工好像也不怎么样,比欧美的差远了。
: 有人说,这是因为儒家圈,也有人说,这是东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文艺复兴,缺乏“以人为本”的血液。
: ...................
--
FROM 39.144.50.*
七十年代末广大农村并没有实现温饱,而是普遍饥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里的数据,1978年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是2.5亿。
改开之前,农村普遍穷困,村民也不能自由流动,农民只能种地营生,改开之后,农村人员自由流动,外资和民企建厂,城里有工作机会,农民农忙时种地,闲时进城务工,才有了农民工,农民工挣钱回村,改善村里生活水平,这是本质区别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十年代末就基本温饱了好不好,到九十年代,光种地日子没啥区别
--
FROM 120.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