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视同缴纳这件事道理很清楚,有些人就是无理搅三分
那为什么还觉得按劳分配在那个年代是对的呢?
回首看,能出来打工是哪一年? 视同缴纳是哪一年?
只能打工不能入职又是为啥?教育、医疗撤出又是哪一年?
算不算公平呢?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身论是封建射会以及资产价级的遗毒(生下来就有地-生下来就有钱),在我的无产价级立场来看是错误的。
:
--
FROM 202.122.36.*
我以为你说的贫下中农出身光荣,地主资本家老鼠孩子会打洞呢。能出来打工的关键,是要有打工的厂矿企业,没有你去哪打工。国营和社办(集体)的招工一直有,很多农民被招工成为工人,这部分人以及家属,之前都落实了养老待遇。
【 在 houz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为什么还觉得按劳分配在那个年代是对的呢?
: 回首看,能出来打工是哪一年? 视同缴纳是哪一年?
: 只能打工不能入职又是为啥?教育、医疗撤出又是哪一年?
: ...................
--
FROM 218.79.245.*
很多是多少?建国初严格现在农民进城你就不提了?
北京暂住证什么时候取消的?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为你说的贫下中农出身光荣,地主资本家老鼠孩子会打洞呢。能出来打工的关键,是要有打工的厂矿企业,没有你去哪打工。国营和社办(集体)的招工一直有,很多农民被招工成为工人,这部分人以及家属,之前都落实了养老待遇。
:
--
FROM 221.216.116.*
能出来打工的关键是 集中力量搞工业-对应着统购统销下的剪刀差;
很多农民被招为工人,这个比重从目前农业人口来看并不高;所以最好用少量;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为你说的贫下中农出身光荣,地主资本家老鼠孩子会打洞呢。能出来打工的关键,是要有打工的厂矿企业,没有你去哪打工。国营和社办(集体)的招工一直有,很多农民被招工成为工人,这部分人以及家属,之前都落实了养老待遇。
:
--
FROM 202.122.36.*
他们故意拿模糊不清的来混淆。
500万,绝对数字算多,但是实际对比当时几亿农民,其实是少量。
【 在 houz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出来打工的关键是 集中力量搞工业-对应着统购统销下的剪刀差;
: 很多农民被招为工人,这个比重从目前农业人口来看并不高;所以最好用少量;
--
FROM 221.216.116.*
这个比重不高是因为被厂矿企业数量低限制了,没厂子招个屁人。为什么招北京上海城市的不去三线招,是因为工厂就在城市。反之东北的三线的本地厂矿也不会去北京上海招人。
【 在 houz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出来打工的关键是 集中力量搞工业-对应着统购统销下的剪刀差;
: 很多农民被招为工人,这个比重从目前农业人口来看并不高;所以最好用少量;
--
FROM 218.79.245.*
哦 原来是厂子少啊 为啥不多建点呢?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比重不高是因为被厂矿企业数量低限制了,没厂子招个屁人。为什么招北京上海城市的不去三线招,是因为工厂就在城市。反之东北的三线的本地厂矿也不会去北京上海招人。
:
--
FROM 202.122.36.*
为啥进城,进城讨饭吗?那当然要限制。进城工作打工?哪有厂矿企业给你打工。城里人都塞不下要上山下乡,你以为他们上山下乡去旅游吗,城里没工作啊。
【 在 zhuxia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是多少?建国初严格现在农民进城你就不提了?
: 北京暂住证什么时候取消的?
:
: ...................
--
FROM 218.79.245.*
你明知比重不高,却故意用很多,是为了混淆视听?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比重不高是因为被厂矿企业数量低限制了,没厂子招个屁人。为什么招北京上海城市的不去三线招,是因为工厂就在城市。反之东北的三线的本地厂矿也不会去北京上海招人。
:
--
FROM 221.216.116.*
你如果不知道为什么不多建点,我觉得智商就不足以讨论问题了。
【 在 houz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 原来是厂子少啊 为啥不多建点呢?
--
FROM 218.7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