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谈一下与印度码农工作十来年的经历
牛马教育,嚷嚷什么,干就行了
【 在 l568900705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期的时候,我们国外的manager多是华人或白人,后来国内快速发展,回国的很多,report的manager又变成了多是印度人或者白人,这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team被打压,不让做大,到了一...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3.147.236.*
不是,这跟口音没什么关系吧。
最起码我口语差,不是口音问题最大,而是句子、单词、语调完全不符合对方的文化和使用习惯,是中式的,看看现在小孩子的RAZ,就知道一个中文意思,当初老师只教了一个对应的英文单词,而西方人实际使用中是很多不同的词。句子的组织习惯也是为了教语法而刻意修改的,但以前没有资源,普通人接触不到实际使用中的句法和句式。
以前无他,就是缺资源。别说我们小时候了,十年前我家小孩刚开始英语启蒙的时候,外文原版书都是要拉一个QQ群,凑够500人才开团印刷的。现在资源遍地,祖国版随便买。
【 在 jsdb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英语一点.我们这个教育是机器失败的.
: 不敢开口的原因就说疯狂加语法和读音的幻觉压力.
: 我tm就说河南口音的普通话,我不能说吗?我就不是英国人.我说话就说这样的.我们人多,你们改一下.
: ...................
--
FROM 183.241.157.*
是啊.就是单词和词组不熟悉啊.
我说我们一直嘲笑烙印的口音.
却不知道他们的词汇和听力强我们数倍.
这正是我们老师缺少的东西.教育缺少的东西.
【 在 brokenw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跟口音没什么关系吧。
: 最起码我口语差,不是口音问题最大,而是句子、单词、语调完全不符合对方的文化和使用习惯,是中式的,看看现在小孩子的RAZ,就知道一个中文意思,当初老师只教了一个对应的英文单词,而西方人实际使用中是很多不同的词。句子的组织习惯也是为了教语法而刻意修改的,但以前没有资源,普通人接触不到实际使用中的句法和句式。
: 以前无他,就是缺资源。别说我们小时候了,十年前我家小孩刚开始英语启蒙的时候,外文原版书都是要拉一个QQ群,凑够500人才开团印刷的。现在资源遍地,祖国版随便买。
--
FROM 117.143.151.*
不敢说和英语有关系吗?
让一个人说中国话,一样不敢说啊
敢说汉语,就敢说英语
【 在 Migue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敢说不是自己的问题吗?国内教育,上世纪末考进大学的,也不都是哑巴英语
: :早期的时候,我们国外的manager多是华人或白人,后来国内快速发展,回国的很多,report的manager又变成了多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41.35.*
印度程序员水平高过你们。
我经历过的几家 Chinese 中小企业,
每家都能遇到故意挖坑的 Chinese 程序员,同事、合作方都有,令人鄙视。
程序员这职业在China 已经和电梯行业一样,靠挖坑维护活着。
那些高专生、大学生的印度程序员进入 China,会将行业逆回本源,
让一大批行业的老骗子、小骗子程序员失去价值。
经历过的,哪怕就一层的货梯,每周都会出毛病。
20多层那类商住两用居民楼,房价 8、9万人民币/平米,半年电梯就会出问题。
20多年的写字楼,多家企业商用,3、4个月坏一次。
哪怕6环外的地铁站的电梯,也是 3、4个月坏一次。
【 在 l568900705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期的时候,我们国外的manager多是华人或白人,后来国内快速发展,回国的很多,report的manager又变成了多是印度人或者白人,这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team被打压,不让做大,到了一定规模就被分拆,一些比较厉害的manager又transfer回美国了。
: 部分能力很强,部分能力很差,但印度码农有英语优势,虽然和港式英语一样,口音极重,但不影响他们随时随地表达自己,有些混子说的巨多,做的很少,非常善于表达自己,印度人在公司里也很抱团,通常一个人当了manager,他会继续招印度人。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2.*
兄弟,你挺倒霉的。
电梯这个玩意,日资合资的都不错。
别是贴牌的德国货。
而且这个东西,后期保养重要,每年维护。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印度程序员水平高过你们。
: 我经历过的几家 Chinese 中小企业,
: 每家都能遇到故意挖坑的 Chinese 程序员,同事、合作方都有,令人鄙视。
: ...................
--
FROM 1.202.123.*
你们的英语教育机器是失败的,但这跟程序员素质无关。
程序员能看懂就行了,高专生的词汇量就够了,不能流利说并不影响。
无论说啥语言,怕失去工作或者人本身就坏,就会去挖坑。
【 在 jsdb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英语一点.我们这个教育是机器失败的.
: 不敢开口的原因就说疯狂加语法和读音的幻觉压力.
: 我tm就说河南口音的普通话,我不能说吗?我就不是英国人.我说话就说这样的.我们人多,你们改一下.
: ...................
--
FROM 223.104.42.*
坏了电梯,早晨一帮人在写字楼底下排长队等一个可用的电梯,
夏天那个热呀、冬天那个冷呀
不知根知底千万别装电梯,装完就养了个大爷。
【 在 watchdog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兄弟,你挺倒霉的。
: 电梯这个玩意,日资合资的都不错。
: 别是贴牌的德国货。
: ...................
--
FROM 223.104.42.*
我也在一个外企,只有印度人设计的模块,bug最多,常年累计。技术最烂。 技术最好的是欧洲人,10年前就不在美国招新人了,现在都在印度招人
--
FROM 39.144.103.*
跟英语关系真不大,就是传帮带,一个90分的带十个60分70分的,有团队就有底气,哪怕活儿做的糙,上头想干掉一个团队总还是比较顾忌的,对比之下一个90分的招了几个80分的但是互相不服勾心斗角,团队稳定性就差,哪怕短期内能出点活儿,在上头看来就是不好管理
--
FROM 219.1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