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版上有多少人对农村完全没有概念?
我觉得要对农村的整体情况有个概念,我这种情况是底线了。我父母是农民出身,恢复高考后考上中专,有个干部身份。我算是城镇家庭出身,但是家里农村亲戚多,我小学时候也经常回农村住一阵,但是没下地干过活。以我这种和农村的接触程度,对农村和农民的艰辛大概还是有个概念,也支持给农民更多的支持和补贴。
如果和农村接触程度比我还低的,恐怕很难感同身受。
这个群体人数应该不少,我想了下,即使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小县城里,三代工人家庭或干部家庭的比例也不算很低。等到我去市里上初中,同学里和农村有关系的就更少了,顶多就是家里有两个农村亲戚,每年走动一两次,很难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状态。
--
FROM 118.186.5.*
很多时候不是感同身受的事。是满嘴放炮。
一会儿公务员都尸位素餐,工资是二次分配得到的。
一会儿说社保缴费属于财政收入。
一会儿又说视同缴纳造成几百万亿窟窿。
你让人们怎么感同身受啊?
我都怀疑这帮人到底是哪头的。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要对农村的整体情况有个概念,我这种情况是底线了。我父母是农民出身,恢复高考后考上中专,有个干部身份。我算是城镇家庭出身,但是家里农村亲戚多,我小学时候也经常回农村住一阵,但是没下地干过活。以我这种和农村的接触程度,对农村和农民的艰辛大概还是有个概念,也支持给农民更多的支持和补贴。
: 如果和农村接触程度比我还低的,恐怕很难感同身受。
: 这个群体人数应该不少,我想了下,即使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小县城里,三代工人家庭或干部家庭的比例也不算很低。等到我去市里上初中,同学里和农村有关系的就更少了,顶多就是家里有两个农村亲戚,每年走动一两次,很难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状态。
--
FROM 124.115.70.*
哪怕农村人也不了解
各地农村区别很大的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要对农村的整体情况有个概念,我这种情况是底线了。我父母是农民出身,恢复高考后考上中专,有个干部身份。我算是城镇家庭 ...
--
FROM 223.104.41.*
种麦子与种水稻技术有区别,但是辛苦是同一样的
--
FROM 223.96.67.*
版上有几个人不是专业搞事的, 我是不相信的
【 在 oo7894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时候不是感同身受的事。是满嘴放炮。
: 一会儿公务员都尸位素餐,工资是二次分配得到的。
: 一会儿说社保缴费属于财政收入。
: ...................
--
FROM 218.30.113.53
我,城市独生女,从爷爷一辈开始就在国企大工厂里
倒是有农村亲戚,因为小,到现在也不知道谁是谁
来北京读书后更是没来往了
第一次去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是去我老公家。我老公家地道农村人,而且是一大家子都是。就是那种村子,村子外面都是农田那种。老人都没有退休金、医保那种
去县城都要自己开车,没有公共交通,厕所还是旱厕。
不是瞧不起农村人。我印象中的农村人应该是朴实厚道的,但是我老公家的人,包括我老公在内都很要面子活受罪那种。就是自己穷的在家都顿顿吃咸菜了,然后还要开好车。
拒绝打工,说时间太死了。就说要做生意。没本钱没人脉,结果不说也知道,没挣到钱,还欠一屁股债。
喜欢吹牛,爱折腾,互相借钱,不还钱占多数,说自己或家人多牛逼。莫名炫富,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反观我家人,好几代城市工薪家庭,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小富即安。平时的生活很节俭,买车都是经济实用型的。家里有钱也都说没钱,但是遇到大事该花钱的时候绝不含糊。
例如我小姨夫家,算是工厂富二代,家里有几套大房子,存款也不少。开的车是五菱宏光。我老公知道后经常问:你小姨夫家那么有钱为啥不买个好车。我说啥车不都一样的开。能用就行了呗。
反正价值观差很多。
我老公觉得我们舍得在吃上花钱,却舍不得买个好车开。我觉得都要吃不上饭了,还买车,脑子进水了。
--
修改:summer2123 FROM 114.241.248.*
FROM 114.241.248.*
去农村看看比整天泡网上好。农村没那么惨,扶贫政策能保证基本的温饱,但不能说有了温饱就能无视越老越大的城乡差距。
现在每个贫困村都有2、3个驻村的扶贫甘不,出不了大事。
【 在 rjra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版上这些人的说法,农村已经民不聊生了
: 就差个火星就能燎原了。。。
:
--
FROM 118.186.5.*
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 就是你有两头牛时候怎可能分给别人呢?
其实这社会一样。不公平的事情多了。比这严重的也有。
【 在 dfsusb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要对农村的整体情况有个概念,我这种情况是底线了。我父母是农民出身,恢复高考后考上中专,有个干部身份。我算是城镇家庭出身,但是家里农村亲戚多,我小学时候也经常回农村住一阵,但是没下地干过活。以我这种和农村的接触程度,对农村和农民的艰辛大概还是有个概念,也支持给农民更多的支持和补贴。
: 如果和农村接触程度比我还低的,恐怕很难感同身受。
: 这个群体人数应该不少,我想了下,即使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小县城里,三代工人家庭或干部家庭的比例也不算很低。等到我去市里上初中,同学里和农村有关系的就更少了,顶多就是家里有两个农村亲戚,每年走动一两次,很难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状态。
: --
--
FROM 114.246.239.*
农民不进城差距会一直在
难道靠发钱缩小差距吗?这对努力工作的人公平何在?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农村看看比整天泡网上好。农村没那么惨,扶贫政策能保证基本的温饱,但不能说有了温饱就能无视越老越大的城乡差距。
: 现在每个贫困村都有2、3个驻村的扶贫甘不,出不了大事。
--
FROM 114.92.162.*
很真实,农村确实有这个风气,农村人并不比城里人更朴实。农村人、城市人,都是人,人该有的弱点都有。
但是城乡差距这个事,其实不应该跟人品、性格、风气挂钩,是个发展的问题。
【 在 summer2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城市独生女,从爷爷一辈开始就在国企大工厂里
: 倒是有农村亲戚,因为小,到现在也不知道谁是谁
: 来北京读书后更是没来往了
: ...................
--
FROM 118.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