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pie版有个年入千万的大哥,引发众议,特别是大哥的副业。
抖音有个外贸大V,讲的就是大哥的副业。在抖音搜 国外流氓律所充当跨境电商打假人
本人在深圳,这一行从业者大多在深圳。身边几个友人就在做。作为知情人,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行当,叫跨境侵赔,从业者被称作标爷。
这行当的赚钱原理,简单说:就是你注册一个外观专利,然后去跨境电商平台上,去索赔那些侵权你这个专利的商家。
索赔的过程是这样的:向美国法院申请封禁令(TRO),冻结侵权商家账户内的所有资金。然后你主张拿的钱,就接近这个冻结额。比如某个商家冻了9万,就要8万。通常操作一次,要冻结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店铺。一些大的电商,账户内能有几百万的运营资金。能搞到多少钱,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从这里讲,大哥年入千万,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我判断,大哥应该是2-3人小团队。如果是一个人做的,那实在是运气爆棚。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被封禁的商家不会反抗吗?为什么要由着标爷拿钱? 这里要了解一下美国诉讼的成本。在被TRO封禁的前提下,只要应诉,无论商家有多么稳赢,商家付出的最低花费,不会低于5000美元。而且整个应诉期间,店铺是一直不能正常运营的,每天都要有经营损失。此时如果标爷说,只要4000美元和解金,就能立刻撤销对你的起诉,你的店铺就能立刻恢复运营,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正常人都会答应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只要有专利,能控告商家侵权,就能TRO商家。正常情况,一个商家最低都能搞到4000美元。然后一次性搞上百个店铺。这就是赚钱的密码。
所以,首先得有能控告商家的专利。或者,有能让商家侵权的办法。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流氓行为,可在利益面前,又有几个人能把持住呢?这里说下标爷们常用的操作:
第一 抢注专利
在国内卖产品,很少有人有外观专利这个概念。但是做跨境电商就不一样了。如果在跨境平台上某产品没有外观专利,标爷发现就会立刻抢注外观专利,然后反手就起诉索赔。这种情况只能认栽赔钱。
第二 提前下套
标爷会提前注册一款产品的外观专利,然后想办法下套,让跨境电商上架这款产品,他再去索赔。标爷的下套手法通常有:
1、自己开一家跨境商铺,将这个自己有外观专利的产品打造成爆品,造成该产品热销的假象,然后自然就会有很多商家跟着上架销售。这种现象称为跟卖。
2、利用网络和各种社交营销工具,各种群聊,散布求购该产品的信息,甚至主动向多家跨境电商求购这款产品,造成上架该产品有利可图的假象,引诱跨境电商主动上架。
这时,只要商家一大意上架了产品,就会立刻被固定证据遭到索赔。
第三 修改专利
这种称为锚合专利,主打一个流氓碰瓷。一款产品,不管有没有外观专利,只要被标爷盯上,都能让你吃上官司。具体操作是这样的,用锚合技术,修改现有产品外观或专利,然后再拿去申请新的外观专利。注意,这里就体现技术了,普通的修改无法拿得外观专利审批,锚合技术却可以做到。有了新专利,再去起诉原产品。
为什么说这种是主打流氓碰瓷呢?对于人家已有专利的产品,你去TRO封了人家的账户,人家应诉是肯定能胜诉的。但是上面提到,商家只要应诉,最低的成本花费都是5000美元。标爷也知道自己赢不了,但他只要4000美元就撤诉。你给不给? 考虑时间成本和经营损失,只能给了让其赶紧滚。
当然,如果产品本身就没有外观专利,又被标爷用锚合专利TRO了,就等于吃定你了,账户里有多少要多少。
第四 不择手段
以上三种讲的都是利用外观专利索赔。事实上知识产权侵权索赔的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外观专利,商标、版权等等,都可以作为索赔的切入目标。玩的花的标爷,就会用一些灰黑手段,各种设局,在各个方面造成让店家侵权的局面。pie版那个大哥,估计少不了用这类手段,不然收入不会那么高。
说实话,搞这行如果被人家企业定位到了,很容易挨揍。前几年深圳就发生过一起,被诉企业扯着横幅在标爷楼下,堵门不让出去。所以标爷都是神神秘秘,尽量隐瞒自己身份。
一些被搞的跨境电商,看到自己钱丢的如此之快,打不过就加入,纷纷寻求学习资料也想从事,纷纷想求带,就比如N多网友想求pie版大哥带。此时,第二波镰刀又举起了,有人会把一些残缺资料,以转卖资料、带人做副业为名义,疯狂割韭菜。事实上,就像清华这种学生的智商,按照上面提到的四种操作,完全可以自己研究。
--
FROM 14.2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