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的养老金分为两大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里先不讨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体制内视同期间的养老金也可以看作是两大块,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以视同缴费年限的方式直接计入基础养老金,计算的时候把视同年限和实缴年限合计了,缴费指数也一起进行平均。另一块个人账户部分,是以过度性养老金的项目单列,对应的是视同期的个人账户问题,没有和实缴期的个人账户合并计算。所以,体制内中人的养老金有三部分。
问题主要出在过度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因为这实质上是个人账户部分,就应该和实缴员工的个人账户计算公式进行对比。一对比就发现问题太大了,我在上面53楼已经详细论述了。
二、并轨改革的目的,我同意是为了公平,为了公平所以要同一公式。因为原来公式不统一,造成结果很不公平,体制内是企业的2-3倍,要公平,就是要消除这个明显不合理的差距,能通过给企业涨养老金消除差距吗,不可能,每年涨的那一二百根本不解决问题,只有降体制内的才能缩小差距。如果体制内不降,企业不涨,差距就不可能消除,公平就不可能来到。
三、为什么对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这么大意见,因为大家发现,过度期内,差距没有减少,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大家不明白啊?明明公式同一了,怎么还这么大差距呢?仔细一研究,原来如此啊(详见53楼)。企业员工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 在 huxl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视同指数在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时候不是直接乘,而是用平均;
: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确实是用视同指数直接乘的,这个部分影响大的是工作比较早(改革时即将退休的人员的),补充个人账户空账的问题的,如果值太小,这些退休的人会闹事的(即将退休的人不怕单位的,无论体制外和体制内),不利于改革的推进。
: 因此你的推算只考虑了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因此推算是有点问题的,您再仔细想想。
: ...................
--
修改:ptco FROM 123.122.167.*
FROM 123.1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