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不懂装懂
附件里的计发月数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这部分是实缴期间的个人账户。
而视同期间的养老金同样也分成两个部分,基础视同部分和个人账户视同部分,其中基础视同部分以合计缴费年限的方式直接加在基础养老金里了,没有单独计算。而个人账户的视同部分是以过渡性养老金的名目单独列出的,具体怎么发看过渡性养老金的公式。如果你对比过渡性养老金公式和个人账户实缴公式就知道了: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过渡系数暂按1.0%确定。过渡系数可视情调整。
3.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公式2里的“退休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相当于公式3里的“本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公式2里的“×过渡系数”相当于公式3里的“÷计发月数”
最终得到,视同期间的个人账户总额按100个月计发的结论。
【 在 Migue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淡,文件直接有附件1计发月数表的。
: 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才可怕
--
FROM 123.12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