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基于人性本恶,是利已的,出来设计社会持续生产制度,一般是违背社会规律的,国内外教训更多。比如:
1.遗产。从利己出发,儿子再不成器,也要扶一把。不管是社会地位,财富,父子家传承,都产生了德不配位,重则如朱祁镇,灭顶之灾,轻则如中信建投王公子。
2.贫富差距太大,低生育。我们正负在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付出了巨大代价和工作,依然无法带动,韩国生育津贴额度不低但效果有限。根本原因还是私有财产累积造成的阶层分化。累积速度快的,比如中韩,累积时间长的,比如美日。男人面对的是配偶权丧失,失业或低薪工作,未来信心丧失。孩子出来了,面对起跑点低下,一辈子没有盼头地受苦受累,想想就忍了。反而是阶层分化不太严重,出生婴儿还能看到曙光的穷国,生育根本不需要补贴鼓励。
3.贫富分化加剧除了带来家庭生育率低下外,还会带来潜在暴力冲突。贫富差距大,顶层男占有多个配偶,比如上饶SJ,造成底层男配偶权丧失。男人面对的是配偶权丧失,失业或低薪工作,未来信心会丧失。3000万光棍,5000万失业,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S1和S2,消耗掉适龄男性。小胡子不是也卷入了S1吗?S1和S2正好差了一代人的年份。从巴黎奥运会上看,它们又找到了新思路,没有老婆的男人找男人即可。S3不一定来,中日韩的光棍问题怎么解决?
4.交通规划,因为利益交换,东拐西弯。
各个城市跑部争高铁站,各个地产商争地铁站,都是利己出发,影响交通全局设计。比如上海12号线西延伸,做了个半包围,真应该学学千年以前的交通规划。
--
FROM 101.8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