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按年龄分类
一、六七十岁以上的
体制内,主要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几十年前进入体制内吃“公家饭”相当难,其中教师人数多,各村都有退休教师,因为同居一地,容易引起攀比,差距话题至少两次上过十大
年轻时当兵安排到企业工作的,以前当兵是农村男青年的一大出路,六七十年代退役的有的安排工作,按城镇职工领退休金,据说没有安排工作的现在根据服役年限有一定补贴
早年被清退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可能每工作一年有20元或50元补贴
农民,城乡居民养老金加上村里的节日和老年补贴,一个月有250元
二、五六十岁的
九十年代后在企业工作的参加了养老保险,现在年龄满50的女的已办退休,大部分的缴费基数低、年限短,甚至没到最低15年的门槛自己又补交的,退休金2000多到3000多,应该是社保限高保低的受益者,有的自己再打个月入2000多的零工。
公益岗,不属于退休金,受益人群涉及中老年。45岁到65岁的,工作内容是每天打卡拍照不干活,每周半天扫扫路,每月800多
以上两类子女基本已经成家,自己多少挣点零花和养老钱,都不需要子女养老
三、五十岁以下的
除了通过读书改变了一下阶层的,在老家的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越来越多,比例估计在50%以上
--
FROM 120.2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