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科研基建促经济,娱乐不促。你就想劳动量是固定的,去蹦迪的时间多了,去科研的就少了。
之二:经济危机:私人资本无法承受低收益率。比如1%的收益率,你还投资么?如果投就两个结果,一是投海外,二是消费。
凯恩斯主义建的荒野公路能回本么?
之三:大锅饭为什么不行? 前苏后期已经解决温饱问题,那么再多的消费就是为了享乐(多巴胺刺激),那人为了什么努力工作。感受多巴胺是人体本能。
ZZ不正确的灵魂拷问:未来可以大脑植入芯片,当接收到外部信号,人体分泌多巴胺(50年代做过这个的小鼠实验),那么一天工作的人是希望发工资,还是选择开启芯片的功能呢?
--
FROM 171.1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