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上看了《天下足球》的特别节目,叫《贝影》,忽然想写写这个牵动无数球迷心的人:大卫·贝克汉姆。
最初知道贝克汉姆这个名字,还是高中时,从同班女生口中得知。那时的贝克汉姆正是不折不扣的万人迷:年轻,帅气。只可惜我当时眼里只有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只有德国、阿根廷,只有意甲,AC米兰……对于英超,曼联,并无多少好感和关注。
后来,慢慢地从电视上看到贝克汉姆赖以成名的任意球得分。现在人们给它冠以了“贝氏弧线”或者“圆月弯刀”这类富于蛊惑力的名称,而我当时,固执地相信他的任意球全是蒙进去的——也就这么一脚内脚背弧线而已,别说世界足坛,就是我自己比赛的时候也踢进过……比得过罗伯特·卡洛斯的重炮吗?有本事上演米哈伊洛维奇的任意球帽子戏法吗?这家伙有如此人气,全凭一张帅气的脸而已。
慢慢开始对贝克汉姆有印象,是1998年世界杯,经典的英阿大战中,他因为对西蒙尼故意犯规被红牌罚下。作为阿根廷球迷的我,当时一个劲幸灾乐祸:傻小子!
99年欧冠决赛,曼联凭借不可思议的幸运,补时阶段连入两球逆转拜仁慕尼黑夺冠,并且粉碎了马特乌斯最后的欧冠梦想,这让我对曼联更加“仇恨”,对贝克汉姆更加抵制。
大学参加系队,我们穿的曼联球衣,队长正好给了我7号——当时贝克汉姆在曼联的号码。记得第一次上场的时候,师兄冲我喊一声:贝克,进一个!我不记得当时怎么回答他的了,反正我那时提到这个7号,都不忘记跟人说一句:我不是贝克汉姆的球迷。
总而言之,很长时间以来,我对这个足坛宠儿、无数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一直持否定态度,甚至有些嗤之以鼻的意思。
周一看完《贝影》,伴随着Kelly Clarsn的《Because of you》,忽然对这个7号背影充满了留恋。1998到2007,贝克汉姆,这张英俊的面孔,那一脚优美的弧线,竟然陪伴着我走过了近十年的青春时光。而如今,他的远赴美国基本上意味着已经告别了职业足球。从今往后,绿茵场上不会再看到有一个人,用倾斜近40度的身体,用那特有的摆腿动作划出“圆月弯刀”;名流场所不会再看到有这么一个足球运动员搂着娇妻,穿着最新潮服饰吸引暴风骤雨般的镁光灯;广告牌上不会再有一张英俊的面孔用不断变化的奇异发型引领时尚潮流……
一刹那,心里竟有一丝惋惜和伤感。
时间真是个魔术师:爱与恨,推崇与鄙弃,这些截然相反的情感可以被扭转得如此彻底。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这十年间点点滴滴的累积:
·2001年,带着队长袖标的贝克汉姆以招牌式的任意球帮助英格兰队2:2战平希腊,直接进军韩日世界杯。——记得当时已是半夜,我刚刚在电视机前庆祝德国队的晋级,并等着英格兰队失利好幸灾乐祸一番,随后便传来了贝克汉姆破门的消息。心里暗暗赞叹:真有两下子。
·2002年,贝克汉姆点球攻破阿根廷大门,一扫98年以来的低迷情绪,圆满复仇。作为阿迷的我,看到贝克汉姆在角旗附近面对山呼海啸的球迷怒吼发泄,竟也热血沸腾。
·2003年,贝克汉姆转会皇马之后,在任意球高手如云的西甲赛场上,竟然继续一次次上演“圆月弯刀”破门绝技,彻底消灭了我对他的成见:一个人不可能“蒙”那么多次的。
·2006年世界杯,英格兰面对厄瓜多尔一筹莫展之时,又是贝克汉姆,一脚“贝氏弧线”让英格兰艰难晋级。记得我当时就对朋友说:彻底服了。——全世界人都知道贝克汉姆的任意球,对手们更是把他研究了个透,就这样,仍然挡不住他的进球!
还有……
·06世界杯,贝克汉姆比赛受伤,累到呕吐,却向教练摆手示意要坚持。最终下场之后,眼睁睁看本队被淘汰,铮铮男儿泪洒绿茵场;
·世界杯后贝克汉姆辞去队长职务,令人扼腕叹息。今年又恰逢新的英格兰队在欧洲杯预选赛上举步维艰。贝克汉姆在英国体育产业杰出贡献奖的领奖台上一句“While I'm playing, I'm still available for the country”,竟赢来满堂欢呼和掌声——足见英国人心目中这名队长的地位。多少人盼着他的回归!
·在皇马被卡佩罗封杀,却一直坐在看台上,关心球队的成绩。复出之后,仍然兢兢业业,用标志性的弧线球频频助攻、破门,最终在离去之前为球队赢得了冠军奖杯。连卡佩罗都承认:“贝克汉姆是我见过的最具职业精神的球员”。
15年的绿茵生涯,大起大落,面对了无数的荣耀、赞誉、指责、恐吓,没有迷失消沉;拥有难以计数的财富,还能如此敬业地为国家队,为俱乐部拼搏,而且是带伤拼搏。对这样一个人,除了尊重,你还能说什么?
向大卫·贝克汉姆致敬。
——感谢你在这十年时光里给我带来的无数美好回忆。
——感谢你让我懂得:很多看似根深蒂固的成见,是可以被改变的。
——感谢你让我看到:在拜金主义盛行的职业足坛,还存留有如此可贵的荣誉感和职业精神。
——感谢你教会我:在面对指责和怀疑时,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大卫,一路走好。
--
修改:marthuss FROM 202.108.105.*
FROM 202.1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