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克地区有200多万人口,除了毕尔巴鄂竞技和皇家社会两家比较知名的球队之外,还有奥萨苏纳、埃瓦尔、维多利亚、伊伦联盟等十余家小俱乐部。
因为1911年的一次外援使用遭受质疑,毕尔巴鄂竞技俱乐部便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使用巴斯克人,不再使用任何外援。
毕尔巴鄂竞技俱乐部所在地的方圆60公里以内,只要有新生儿诞生,毕尔巴鄂竞技俱乐部就会送出红白色的礼物。因此,巴斯克的孩子们大多从小就有虔诚的“儿毕梦”。就算早年不在毕尔巴鄂竞技的梯队,巴斯克子弟兵长大后也向往披上红白衫。2018年初,西班牙国脚中卫伊尼戈-马丁内斯以3200万欧元的价格从皇家社会转投毕尔巴鄂竞技,他说:“毕尔巴鄂竞技是一家真正伟大的俱乐部,从不甘心平庸,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信仰。”
毕尔巴鄂竞技并非没有外援,只不过要求外援也要有巴斯克血统才行。法国前国脚利扎拉祖、委内瑞拉中卫阿莫雷维耶塔、墨西哥中场伊图里加都曾效力毕尔巴鄂竞技。本赛季,毕尔巴鄂竞技的唯一外援是波黑前锋科德罗,理所当然,他能在这里踢球是因为他有一半巴斯克血统。
与“西超两极”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一样,毕尔巴鄂竞技也从未降过级,考虑到“极左”的球员政策,毕尔巴鄂竞技的保级成就更值得钦佩。上世纪90年代之前,毕尔巴鄂竞技还算是西甲劲旅,但在“博斯曼法案”之后,备受冲击的毕尔巴鄂竞技逐渐沦为配角。
同在巴斯克的皇家社会也曾秉承和毕尔巴鄂竞技一样的理念——只使用本土球员。问题在于,皇家社会(1909年建队)比毕尔巴鄂竞技(1898年建队)晚成立了11年,在影响力和成绩上都没法和毕尔巴鄂竞技相提并论。于是,在同一个地区使用同样建队理念的皇家社会因为跟风栽了大跟头,不仅成了西甲升降机,还多次濒临破产。
1989/1990赛季,皇家社会决定改变经营思路,引入了爱尔兰前锋约翰·奥尔德里奇。这次思想上的解放扭转了皇家社会的生存状态,球队从“巴斯克二师兄”的形象变成了闻名西甲的“黑社会”。2002/2003赛季,以卡尔平(俄罗斯)、尼哈特(土耳其)和本土球员哈维-阿隆索为骨干的皇家社会获得了西甲亚军,差点把皇家马德里拉下王座。队中也走出了埃切贝里亚、哈维·阿隆索和格列兹曼等大牌球星。
来自 LLD-AL30
--
修改:Saba FROM 112.10.84.*
FROM 11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