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跟大人学会下象棋,臭棋篓子一个。后来中学时有个好朋友下棋很好,跟当地的市冠军(山东,县级市)下得旗鼓相当,我跟着他学会了下盲棋,当然也会看棋谱了。最厉害的时候可以下盲棋一对二,现在肯定不行了,不过棋力还是一般。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他跟我用了 左叠炮,耍的我团团转。之后来北京上学,第一次到学校图书馆就借 象棋书,结果只有书目,没有书,还被老师批评不务正业。然后自己去逛书店,找到一本 中国象棋词典,小册子,屠景明编的,里面有左叠炮的应对方法。
下棋兴趣致最高的时候,热衷于买棋书,特别是江湖残局方面的,四大名谱,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小册子,蜀蓉社的居多,现在都见不到了,连这个出版社都没了。最早买的的是百局象棋谱,最晚的是 渊深海阔,还有陈松顺的 江湖棋局搜密,老版、新版我都有,新版的还有柳大华的签名,那是有一次在青岛现场观摩柳大华一对十盲棋时,请他签的。记得那时青岛的名手都到了,有王秉国,应该还有迟锡三的儿子,认不全。
见到大师最多的一次,是有一次烟台搞了个邀请赛,90年代的特大基本都到了,胡荣华、柳大华、吕钦、许银川、王嘉良、徐天红等。那次也搞了柳大华的一对十盲棋,我认识的一个老师也上场了,先手和棋,很满意。许银川,当时只是全国亚军,第二年才得了冠军,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那时家住县城,有个长途汽车站,那里总有人摆棋摊,看的多了,也能看出谁是托,有一次看到一个年轻人,被两个托忽悠(就是两个人争论,别人跟了哪边都会输),输掉好几百。也有一个独臂老头,据说是退伍军人,他的棋摊一般没有托,也是摆棋局,输了买他一包瓜子就行。还有一个先天残疾的小瘫子,趴在一块木板上,平时摆棋局,遇到熟人也会下全棋。
有一次跟一个同学出去溜达,看到一个陌生面孔摆棋摊,估计是外地来走江湖的,(本地常来摆摊的我都见过),我看了一眼棋局,跟同学说,这是 炮打两狼关,应该是红胜(这是 江湖棋局搜密里说的,我看过,但真让我下,我也搞不定),过了一会儿再回来,那人就不见了,可能是被吓跑了,哈哈
常见的棋局,开头几步的 帽子,我基本能看出来,后面进入真正的战斗,就很难了,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现场解出来。
记得那些托有一些常用的话术,比如说,有一个棋局,看上去红方用车连吃马象士之后就能将死,但再一看,吃士后黑方可以反将。但那个托假装看不出这步棋,跟一个上钩的人嚷嚷,我就吃你的马象士,要不这么走,算我输。然后那人就先拿出钱来压上(不然摊主不让继续下),结果真走下来,那个托确实吃了马象士,但第三步吃士用的是兵,而不是车,这样黑方就没有反将了,接下来的变化很复杂,黑方需要很高的水平才能应付,一般人必输无疑。
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当年那个教我下棋的哥们,前几年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唉……
-------------------------------------------------------------------------
更新:趁着午休再写一段:
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青岛,那年公司招了很多大学生,有一个上海交大的,听说有人指点过(可能是他的同学里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指导过他),棋下的不错,周末有时到外面看人下棋。有一次回来,很懊恼,说是被一个老头连杀好几盘。后来一问,原来他看人下棋的时候多嘴,就被人招呼来一盘。他下棋时有个坏毛病,一只手会不自觉的把几个棋子互相敲击,啪啪作响。旁边有个老头当时就训斥他年纪不大,坏毛病不少,然后就跟他下,连下几盘,他一盘没开胡。后来有人告诉他,这个老头是迟锡三,年级大了,身体不好,他儿子有交代,让大家不许跟他下,怕他情绪激动出问题。我那个同事不知道这个,不知深浅,所以才敢应战。
我觉得迟锡三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查 中国象棋词典,王秉国词条下,王秉国少年时曾得名手迟锡三指点,看来就是这位了。那时网络不发达,信息少,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位迟先生是名宿 邵次明的学生,参加过全国象棋选拔赛,最有名的一局是赢了朱剑秋。山东的整体象棋水平不是很高,那时好像仅有一位象棋大师王秉国,另一位大师方孝臻,象棋词典上也有介绍,当年的成绩也很好,不过很早就过世了。最近这几年好像又出了几位大师,不过象甲联赛上,山东连一支甲组队伍都站不稳。
--
修改:yu2yu2 FROM 114.246.181.*
FROM 114.24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