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大话西游》里聒噪的唐僧还如蝇在耳吧?嘿嘿嘿。
不过最后他变得言简意赅,讲话只讲一个单词时候,也很搞笑。
——是的!我们就要达到唐僧这个境界!根据需要选择罗嗦搞笑
或者简洁搞笑,总之是搞笑!
1.简洁才能突出重点笑点
当笑话正文太长时,容易让冗余的信息遮盖笑点,读者不容易很
迅速地找出可笑处,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么。还是那个母夜叉的例子:
┏━━━━━━━━━━┫举例5 ┣━━━━━━━━━┓
┃ ┃
┃ by 阿昏 ."'. ┃
┃ ( _ ) ┃
┃ ① ┃
┃ 晚上,我们宿舍某mm洗完衣服, ┃
┃ 拿着衣叉端着盆去阳台晾, ┃
┃ 结果另外一个mm看到她就狂笑: ┃
┃ 哈哈,母——夜——叉! ┃
┃ ┃
┃ ② ┃
┃ 夜,大学女生宿舍阳台, ┃
┃ 有mm手持衣叉作贤惠状晾衣, ┃
┃ 见者谓之曰:母夜叉! ┃
┃ ┃
┗━━━━━━━━━━━━━━━━━━━━━━━━┛
5-①其实已经成型了,作为一个笑话,已经有明确的笑点,读者
能够找到并领会。但是看5-②,感觉会有什么不同呢?好象电影手法
蒙太奇一样,先切入镜头:黑漆漆的夜——读者印象很深啊。再出现
地点,大学女生宿舍阳台——读者一看,哇,貌似好有气氛!接着就
有主人公出来了,手持衣叉晾衣——而且是作贤惠状(注:这个词是
后面的章节里会详细分析的),本身这个场景就开始觉得搞笑。最后
简洁明快地一抛包袱:母夜叉!
2.适当地聒噪能够让人有忍俊不禁的感觉
这个聒噪是一种铺垫,絮絮叨叨的,在适当的情景里使用,能够
让读者很身临其境。
┏━━━━━━━━┫举例6·joke 5-1-10-120┣━━━━┓
┃ ┃
┃ 帅哥 by Myosin ┃
┃ ┃
┃ 有一个小区新搬来一家住户(父母和他们18岁的儿子) ┃
┃ 因为这位18岁的DD长得太帅 ┃
┃ 引得周围很多女生都跑到他们家阳台下面看 ┃
┃ 结果DD的老妈受不了了,就跑到阳台冲着下面喊 ┃
┃ ┃
┃ ——你们这些苍蝇不要围在这里,快点走开! ┃
┃ ┃
┃ 结果儿子一幅苦瓜脸(-_-|||)对他妈说 ┃
┃ ┃
┃ ——妈,不要一直把我当大便好不好 ┃
┃ ┃
┃ ┌──────────────┐ ┃
┃ │ 不是 你们这些苍蝇╲ ┃
┃ │我 大便... ω 不要围在 ╲ ┃
┃ │ ↘ !!! ゞ● 这里! │ ╲ ┃
┃ │ ∠○╯ (P︶ │ ╲ ┃
┃ │ Ⅱ 、 ㈩ │ ╲ ┃
┃ └──↑───────────┘ ↘ ┃
┃ │ 快看!!新搬来个帅哥!┃
┃ │ / ┃
┃ 某小帅哥,十八岁, ○~ ○~ ┃
┃ 新搬至某小区, ︶Ⅰ︶︶Ⅰ︶ ┃
┃ 被围观。 △ △ ┃
┃ \\ \╰ ┃
┃ ┃
┗━━━━━━━━━━━━━━━━━━━━━━━━━┛
其实如果只说“有个帅哥”也可以讲清楚这个笑话,可是稍微花
多点笔墨在渲染他的帅上,反而衬托出后面的笑点。
当然罗嗦不能过分啦否则适得其反。
这个笑话里前面强调了“18岁”,看似和主题没有关系,可这样
的细节反而更让人忍俊不禁。从文学上也能找到相关的例证:日本的
畅销小说家村上春树不就喜欢搞些精确具体的数字么,例如“大约看
了10秒钟/杯底剩有3厘米高的威士忌”等等,很为行文添色的。
总结:
学习唐僧要疏能走马密不透风。该简洁的地方简洁,该强调的地
方也要不吝笔墨(废话两句!!)……
关键是记住所有的技巧都是为突出和渲染笑点服务的。简洁是为
把笑点裸露出来,罗嗦是为给笑点增色。
学习唐僧也只是阿昏的一家之言,如何灵活运用,是你的本事啦!
--
FROM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