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mmonweal 讨论区 】
发信人: alcohol (酒鬼小新回归), 信区: Commonweal
标 题: 【当地见闻】(三、四、五)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Mar 14 11:31:52 2004), 转信
三、基层干部问题:
在我眼里,这个问题也是农村问题的重点,因为农村基层干部是直接面对农民的,是
真正意义上的父母官。如果她们能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成为领头羊,该地区的经济就
能得到较好发展。相反,如果他们问题很严重,一切来自上层的好政策也都会变味。据
了解,该村(旱水窖村)的村长等几个人数不多的领导班子还是比较朴实的,属于根据
上级指示简单服从的无为型干部。以前每亩地缴费7,80余元,现在降为50元。村长在我
们吃饭时过来走了一下,说已经跑过8个组了(我们一共分了16个组),看来还算尽职。
村长的打扮确实也就是一个村长,而那个给我们带路的副乡长也确确实实只穿了一
身普通的衣着,虽然可以看出贫困来,但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朴实。副乡长所坐的车是长
城皮卡,看起来还是挺新的,估计可能是它们乡最好的车吧。在村边的公路上很少能看
到车辆,而且大多是过路的客车。
总的而言,我对他们基层干部的感觉就是无功无过,最普通的朴实农民大众。
四、教育情况:
大多数初中毕业,少量能考上高中,也有人考上高中供不起的,村(旱水窖村)里也
出了几个大学生。
五、风土人情:
1、烟和打火机:
在村办公室,看到一老农拿出一张纸和一些烟丝,卷把卷把就成了一支烟,看起来还
蛮有雪茄的味道。而我更喜欢的是他的打火机,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式。铁皮盒,一个
转轮磨着打火石,这个和其他打火机并无大异,只是这个打火机的着火点是一股棉头,
感觉就像烧煤油灯一样。当我诧异于这种没有孔的打火机是如何充气时,老人拔下铁盒
底部,露出了本来面目:里面塞了是一团棉絮!哈哈,原来只是这么简单,往这团棉絮
里倒汽油,然后盖好就行了。
2、食物:
没有住上一年半月,也不好下定论,但从自己和其他组的午餐看来,这儿大多还是以
面类为主,比如贴饼。不过他们不仅仅用面粉,而是和进去了大量的土豆或者山药。菜
则是豆腐、豆芽,还有一个就是腌制的西葫芦,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腌制的西葫芦。
3、农家肥:
这个其实是大多农村的特点,只是这儿的稍有不同。以前我见的五谷轮回之所大多是
以坑道或者桶为容器,而这儿的却是简单地不能再简单,就是什么都没有,只是土。后
来我想起了路上看到有人在施肥的情景,他把一些土和匀,铺到地里。那些土应该就是
直接从这儿挖取的吧。也许是因为北方气候干燥,无法保留水分,不如趁早先入了土,
哈哈。说这个或许登不得大雅之堂,不过毕竟一切生机从此而来,也算是无聊之中的闲
暇之举吧。另外让我想起的一句话就是:“肥水不留外人田”。哈哈。
--
FROM 166.1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