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回复了这么多,非常感谢。
我自己是希望孩子首先建立起和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与父母的社交能好起来,然后再发展能力(包括认知),但家人(包括孩子爸爸)都不这么认为。家里老人觉得他发展了一些语言(这个我们并未刻意训练,就是多跟他说话而已,可能他到了这个阶段,而且他现在一天嘴里总是叽叽喳喳在说话,有的应景,2/3不应景,不应景的时候看到自己感兴趣且能说出来的东西,又转移成应景的词汇了),就不是谱系了。而我觉得他这些目前很少有社交语言,况且语言也不是衡量他是否属于ASD的标准。孩子爸爸觉得就应该提升认知,认知上来以后他的社交语言自然就会上来。
我们孩子和爸爸连接很少,因为之前从六七个月开始,爸爸对他就很严厉,如果他晚上醒来闹腾,他爸爸就非常强硬地抱住他不许动,也不允许我去哄孩子。(现在他观念也改变了很多,觉得应该先让孩子有安全感什么的,但他自己就起不到什么正向作用,不起反作用就不错了)。和老人玩起来倒是挺开心,但老人严厉起来也挺猛,比如他们想要孩子吃的东西,如果孩子不吃,他们就会强行按住孩子的手,硬塞到孩子嘴里这种。
太南了,感觉我只能彻底退出职场,全职陪娃了。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挺活泛的,但是有一个总体的核心没有关注,就是这样孩子关键是父母和孩子保持连接,谱系孩子的问题在于怕和人连接,喜欢固定不变不那么灵活的东西。说句题外话,就是谱系孩子的严重程度要看什么核心标准,我觉得核心就是和人连接的程度和意愿,有些现象,比如眼神,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准,但学会了什么操作,不该成为标准。
: 你家娃或许有些谱系孩子的特征,但是和父母连接使用眼神等非常关键的地方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的,可以在现在基础上去多做良好互动,让孩子在社交方面有更良好的体验,社交体验良好,学习的发生是不知不觉的。不用再过度担心孤独的问题。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
FROM 111.19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