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ABA与ASD结缘,不得不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杰出的心理学教授伊瓦尔·洛瓦斯博士(Ivar Lovaas)为此所做的贡献,特别是他在1987年发表论文Behavioral treatment and normal educ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运用ABA对ASD进行系统干预并取得显著成效,洛瓦斯因此被称为ABA之父。他把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治疗组19名、控制组19名和对照组21名ASD儿童。治疗组有47%的儿童获得了最好结果,他们变得与同龄普通儿童没有什么区别;控制组中的19名儿童,只接受每周10小时的ABA干预,他们当中无一人达到最好结果;对照组中的21名儿童,没有接受ABA训练,但是有接受社区中的其他训练,其中只有5%的儿童达到最好结果。他的结论是,如果ABA治疗能在孤独症儿童早期(3~4岁)进行每周40个小时的密集干预,并且持续两年以上,那么一些早期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孩子可能变得与同龄普通儿童无异(即最好结果)。
书里有上面这样一段话,按照上面说的,如果每周40个小时的aba干预,那么有将近一半的孩子可以与正常儿童无异,效果这么好的话,怎么没有那个机构敢宣传自己将近一半的康复率呢,如果问题是在干预时间不够40小时上,那么总是有干预40个小时的孩子吧,他们真的有将近一半康复效果特别好吗,哪怕不是一半,是二成或者三成比例,这个比例也是很高的了,但是在机构aba能复现这样的成功率吗,好像没有啊,要不机构早就拿出来宣传了吧。所以到底是说aba 是有效的,但是现在的aba用错了呢?还是说,就是没有按照论文说的,要一周四十小时,坚持数年那样干预呢。 如果一周四十小时,相当于一天六小时,孩子还小的话,睡眠也得12小时吧,再抛去吃喝拉撒路途什么的,也就是几乎孩子醒着就一直在密集的桌面干预,我感觉别说孩子,大人也受不了啊。
--
修改:yyhn1959 FROM 124.127.146.*
FROM 124.12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