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孩子沟通核心障碍的关键性是不是孩子的社会性不够好?人类的“语言”,其实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这里的语言,是广泛的语言,是指我们听说的语言,还有手势等肢体语言。)
孩子生活在一个社会,他需要意识到这一点,他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到人,他要意识到世界是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友好友,老师,同学等。他的生存需要各种物品,他要意识到各种各样的物品,比如食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等。
有的小朋友,根本意识不到人和物,和任何人都不亲密,也不玩任何玩具,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基本不与世界互动,这个就是电视上的自闭症,大众眼里的自闭症。这里注明一点这类很少很少。我们可以理解成他和世界的联系几乎为零,不参与这个世界。
有的小朋友,眼里只有物,没有人的存在,旁边的一个人在他眼里和一个石头或电视一样,需要时,去说几句话,没有需要时,直接无视。当然这种小朋友有轻微和严重,因为生存的因素,小朋友普遍会和养育者(照顾者)关系亲密,有的小朋友亲密度的范围会大一些,扩大到家里常接触的人,有的会小一些,只有爸爸妈妈或单独爸爸(妈妈),对家里的爷爷奶奶甚至都不在意。 这一类型的小朋友,应该是最普遍的。我们可以理解成,小朋友的世界,绝大多数都是物。
有的小朋友,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他的眼里只有人,还只和养育者(照顾者)亲密,他喜欢和父母亲亲抱抱,喜欢肢体互动 ,喜欢笑。但是对于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及感官刺激需求的物品,其他的物品对他来说都和空气或土地一样,毫不在意,根本不会花时间去记忆。他们通常眼神很好,会笑,对周围人的情绪区辨能力,有时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周围的人喜欢,但过几天又会忘记。这类小朋友对物品的态度和第二种对其他人的态度一样,只有满足他需求的物品才是物品,比如食物和满足感官刺激的物品,其他都无视。这类小朋友是非典型的谱系,具备人人互动能力。我们可以理解小朋友的世界 只有亲密的父母或其他长时间的养育者。
--
FROM 221.22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