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alexblush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您的介绍,一点点想法和建议:
: 一、我觉得孩子能力挺好的,真的。一点点说个人感受哈:
: (一)“对物的兴趣大于人”——这个岁数对物的兴趣大于人非常正常,符合正常发育规律。“马上四处玩玩具”——如果是陌生环境下马上四处玩不同的玩具,这个表现本身就非常不”孤独症“。反倒是无论什么环境,遇到一样的玩具就完全按同一模式反复玩个不停,跟现在环境形成反差的需要注意,比如开关门、反复乘坐电梯、反复玩消防栓、反复背数字啥的。
: ...................
非常感谢您,花这么长时间来为我指点迷津。反复看了您的回帖,获益良多。您应该是一位很细心耐心的家长。
女儿在家里我觉得都还正常,但带出去,总是让我浑身不自在。一起玩的小圈子,熟悉的家长无论跟她打多少次招呼,她都很难回应什么,连给个眼神都很少。对人兴趣很小。小圈子里都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印象,mengmeng爱打人,youyou爱哭鼻子,那我女儿就不爱理人不跟别人玩儿。一起上过三次托班的体验课,我享受了三次众人注目礼,不管老师表演什么节目,一群孩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我女儿按都按不住,要离席。我常常想,我自己就有社交恐惧症,我是不是也应该允许我的孩子也不喜欢社交呢?但是又在想,她这些表现万一不能随着生长发育消失,难道她要回避社交一辈子吗?不融入集体怎么能正常学习生活呢?
最近孩子的进步神速,每天都能感觉到她的理解力,语言能力在突破昨天的自己,要什么要干什么口头表达得越来越清晰,也能跟我们一起做些简单的游戏,玩玩黏土,套圈啥的。昨晚她在卧室床上边吃奶边玩机关书,客厅里家人不知道操作什么电器发出了“滴”的一声,我问她“这是什么声音?”她看了看我,迟疑了一会,然后把头往空调的方向扭了一下说“开空调”。这一系列的反应,有感觉到小脑瓜在正常有序运行了。我应该给她更多的信心。
这段时间我带着孩子陆陆续续体验了有十家干预机构了,除了一家小的机构和一个工作室,我都比较排斥。确实是如您所言,在一个小房间里,在一张小桌子上,一个半小时里进行一些有套路的教学内容,我们家长也无从得知上课的状态,我很害怕对孩子心理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而我女儿所缺的社交能力,我也觉得桌面dtt应该不能帮她补齐。
我暂时决定在我觉得还不错的工作室上一段时间的课看看。这个工作室接触下来,他们的环境比较友好,老师对孩子没有那种大机构的刻板教条,更尊重小朋友,像是陪着孩子一起玩游戏的大朋友。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她们会给孩子配另外一个小朋友上小组课。我女儿两次去那里都玩得不想走,那至少不会排斥。她们也是目前我遇到的唯一开放监控的机构,让老人送去上课我也能上班摸鱼,从监控上学习老师上课方式。如您所言,无论她后续有没有进步,有多大进步,这个进步是她自身发育带来的还是干预课的效果,我不会去纠结,只会关注她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放松的开心的。
--
FROM 1.2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