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应龙真心nb呀
星链用的是地面蜂窝FDD LTE协议,5MHz带宽对应25RB,最高MCS对应的tbsize是18336,就是18.3M,协议规定的
【 在 z2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理论峰值是18Mbps?
--
FROM 114.247.186.*
可以的,地面的目前可以到4layer.
【 在 little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就用这个就行,不过只能支持单流
: 存量手机不支持左旋和右旋圆极化,所以搞不了双流
--
FROM 172.226.5.*
这么厉害的波束成型技术和指向技术,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 在 darkp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是让卫星过顶时把波束始终集中到测试地点上,等于卫星始终为你一个人服务,
: 实际使用时你有这么高贵不?
--
FROM 117.136.87.*
卫星领域很有可能,用户少………刚好你用的时候每人抢资源,然后你要传的文件大,那就能占满
就像建网初期那些炫耀速率的用户一样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厉害的波束成型技术和指向技术,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
FROM 124.64.16.*
用户少也不能违反物理定律吧
电磁波发射出来后,按球面波发散。400多公里,聚焦到一个人身上,天线需要多大增益?
【 在 little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卫星领域很有可能,用户少………刚好你用的时候每人抢资源,然后你要传的文件大,那就能占满
: 就像建网初期那些炫耀速率的用户一样
--
FROM 117.136.87.*
重量增加很多了吧,好像有一吨多了,跟初代星链不是一个量级了
--
FROM 114.254.2.*
赞
【 在 dcc1031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解,以前接触过卫通,虽然没真正做过工程,但也有一些思考。我觉得一个关键的工程问题,就是在卫通里面,波束的覆盖面积和所能容忍的多用户上行随机接入时延差是成反比的。
: 所能容忍的是上行随机接入时延差,归一化到采样间隔上,实际上就是归一化之后,OFDM系统循环前缀的长度。时延差太大,就使得保护间隔要够,系统资源利用率提不上去,宽带很难。
: 低轨的问题在于,卫星快速运动导致的多普勒与切换,使得用户或者卫星的预补偿变得极为困难,需要在工程上做折中。传统的铱星做的折中,就是把系统设计成了窄带形式,归一化的随机接入时延差比较小。如果在卫通上要实现宽带,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 ...................
--
FROM 99.105.57.*
不违反呀,低轨大约150-160dB路径损耗
要多大性能,卫星就看着设计天线阵列呗
传说星链天线是25平米,在2GHz搞波束赋形,印象中星载天线增益38dBi
链路上肯定够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户少也不能违反物理定律吧
: 电磁波发射出来后,按球面波发散。400多公里,聚焦到一个人身上,天线需要多大增益?
--
FROM 114.24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