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问个外行问题,为啥一直就围绕月亮转呢?
不是听不得反对,是P也不懂就乱反对确实惹人厌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有点目的性不强,如果是为了探索,这么极端关注月球,不关注其它的,感觉性价比不高。
: 如果是有更远大的目的,比如建设基地,现在做的事情感觉又支撑不足。还不如也像星链式的,尝试发大运量的火箭,能更多的运输建设材料,支持基地建设。
: 现在这样总探索一个地方,觉得没啥意思。虽说别人都没探索这么深,能拿到各种第一,但除了好听,实际性价比不高。
: ...................
--
FROM 114.253.34.*
我感觉非常听不得反对的声音
———— 比如你听不得跟你不同观点的。 你很好的描述了自己。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有点目的性不强,如果是为了探索,这么极端关注月球,不关注其它的,感觉性价比不高。
: 如果是有更远大的目的,比如建设基地,现在做的事情感觉又支撑不足。还不如也像星链式的,尝试发大运量的火箭,能更多的运输建设材料,支持基地建设。
: 现在这样总探索一个地方,觉得没啥意思。虽说别人都没探索这么深,能拿到各种第一,但除了好听,实际性价比不高。
: ...................
--
FROM 112.96.109.*
明显是目的性非常强, 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基本没有米帝的zz任务和马斯克的忽悠任务。
你戴着有色眼镜,看不到真相。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有点目的性不强,如果是为了探索,这么极端关注月球,不关注其它的,感觉性价比不高。
: 如果是有更远大的目的,比如建设基地,现在做的事情感觉又支撑不足。还不如也像星链式的,尝试发大运量的火箭,能更多的运输建设材料,支持基地建设。
: 现在这样总探索一个地方,觉得没啥意思。虽说别人都没探索这么深,能拿到各种第一,但除了好听,实际性价比不高。
: ...................
--
FROM 112.96.109.*
不是听不得反对,是郭德纲说的,看你一眼就算输了。。。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有点目的性不强,如果是为了探索,这么极端关注月球,不关注其它的,感觉性价比不高。
: 如果是有更远大的目的,比如建设基地,现在做的事情感觉又支撑不足。还不如也像星链式的,尝试发大运量的火箭,能更多的运输建设材料,支持基地建设。
: 现在这样总探索一个地方,觉得没啥意思。虽说别人都没探索这么深,能拿到各种第一,但除了好听,实际性价比不高。
: ...................
--
FROM 117.133.52.*
有个问题,第一个从小行星采样的是欧空局还是日本呢,美国有没有玩过无人采样?
感觉美国总是想着把人送过去挖土。
【 在 aiyawoq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 你去查一下天问系列任务,兔子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
: 你可以查一下,嫦娥二号的超期服役
: ...................
--
FROM 14.153.172.*
因为你说的是错的,就你能反对,别人为啥不能纠正你?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有点目的性不强,如果是为了探索,这么极端关注月球,不关注其它的,感觉性价比不高。
: 如果是有更远大的目的,比如建设基地,现在做的事情感觉又支撑不足。还不如也像星链式的,尝试发大运量的火箭,能更多的运输建设材料,支持基地建设。
: 现在这样总探索一个地方,觉得没啥意思。虽说别人都没探索这么深,能拿到各种第一,但除了好听,实际性价比不高。
: ...................
--
FROM 101.82.127.*
也有中国深空探测的项目,普通人了解的少,你说的老是NASA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科普方面跟美国还有一定差距,另外选择教材的老师的偏见也会助长这种现象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给孩子讲儿童读物,全宇宙探索的情况,总是NASA,NASA,感觉全宇宙就美国在探索似的。然后中国这边都全球第一了,这么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41.*
谢谢回复,但我的计算结果不是你说的那样:
已知地表重力加速度g0=9.80m/s^2
地球半径R0=6,371,000m
先算低轨h1(高度117,500m)的重力加速度g1=g0*R0^2/(R0+h1)^2=9.45m/s^2
再算地球同步轨道h2(高度35,786,000m)重力加速度g2=g0*R0^2/(R0+h2)^2=0.224m/s^2
再算质量为S的卫星,在低轨以第一宇宙速度v1=7800m/s绕行时的动能势能之和M1=1/2S*v1^2+S*g1*h1=31,530,375*S,
以v2=3070m/s在地球同步轨道绕行时的动能势能之和M2=1/2S*v2^2+S*g2*h2=12,728,514*S,
计算表明地球同步轨道的动能势能之和远小于低轨动能势能之和,卫星变轨升高需要减速。
我不是挖坑,我只是不理解,如果几十到一百公斤的卫星升轨,再花一些能量减速还说得过去,如果一百吨的空间站升轨,要消耗多少能量减速呢?
【 在 missinfailed 的大作中提到: 】
: william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搭车问一个外行问题:
: :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只需要3.07km/s,多了就比地球自转速度快了
: : 那么从第一宇宙速度到地球同步轨道速度,中间还要减速吗?
:
: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近地面发射的时候要达到这个速度,物体才会进入轨道或飞出地球。
: 考虑到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守恒的(近似),往上飞到地球同步轨道,动能转化为了势能,因此看上去速度降低了。
: 不是特意减速,事实上,实操当中还可能好几次加速往外冲呢,只不过速度(动能)更多的转化成了势能。
: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fuck smth mgc」
--
FROM 223.104.74.*
显然你算错了
【 在 william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回复,但我的计算结果不是你说的那样:
: 已知地表重力加速度g0=9.80m/s^2
: 地球半径R0=6,371,000m
: ...................
--
FROM 114.253.34.*
网上可以查,如OSIRIS-REx
事实上,大家的研究思路没有本质区别。兔子做事情,讲究成功率,不乱放嘴炮。
【 在 missinfaile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问题,第一个从小行星采样的是欧空局还是日本呢,美国有没有玩过无人采样?
: 感觉美国总是想着把人送过去挖土。
:
--
修改:aiyawoqu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