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星舰为啥不归零,炸一次不少钱吧
查了下确实有你说的数字,但好像还是ppt,希望顺利吧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的都是老黄历了吧,长9最大推力5873~6100吨,起飞质量最大都有4400吨了。最大载荷150吨,并且一级可重复利用。
: 2030是一级可重复利用,2033~2035就是二级可重复利用,跟现在不正好就是差距10年以内吗?
:
--
FROM 123.123.40.*
终于有人问出这个问题了。
在某些人眼里,spacex是傻子,发现了问题也不修复,不改进,下次直接再炸一次。
【 在 jhtcm 的大作中提到: 】
: 归零是啥意思?
--
FROM 93.234.245.*
2010年6月4日 Falcon9 第一次发射入轨成功
2015年12月22日 Falcon9 第一次回收成功
东方大国的可回收火箭,能不能再2025年回收第一级?
能不能把目标是可回收的火箭,在2020年进行不回收发射入轨?
能,就是差距10年以内。 不能,自己算算差距呗。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9啊,2030年就有了,跟SpaceX差距10年内是有依据的。
--
FROM 93.234.245.*
原来你的差距10年以内是ppt时间差距啊,是我冒昧了。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的都是老黄历了吧,长9最大推力5873~6100吨,起飞质量最大都有4400吨了。最大载荷150吨,并且一级可重复利用。
: 2030是一级可重复利用,2033~2035就是二级可重复利用,跟现在不正好就是差距10年以内吗?
--
FROM 93.234.245.*
“归零”逻辑,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管理思路
也就是说先定型一种型号,框架和整体的设计,这些都锁死,然后试射或者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就查找到底是哪部分出了问题,然后在细枝末节上解决问题,不改变框架和整体设计,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改动小,稳妥(至少表面上看的稳妥性)高,但是时间成本极高,改进的成本极大。
马斯克的快速迭代,科研人员时刻想的是,从第一性角度出发,哪些是多余的,哪些是可能存在风险的,哪些是更廉价的效率更高的,恨不得每天改变一次设计(当然是基于前期的经验基础,有价值的留下没价值的抛弃),以不停的优化来推动设计的持续更新提高。
所以火箭出问题的时候,它实际上也是作归零操作,不过不是封存现状进行归零,而是从根上思考问题出现的根源,然后直接改掉根源。
举个不恰当例子:
归零逻辑,就像是,一个人,头痛就在头上绑个冰袋,脚痛就在脚上涂点脚气灵,只要保证这个人不疼,就ok
马斯克的开发思路是,不停的监控这个人的状态,没事就跑跑跳跳,哪里出问题(疼也好,摔跟头也好),立刻各种系统诊断(效率很高的),如果是脚不合适,直接换个更合适的脚,如果是阑尾有问题,考虑它存在的必要性直接切掉。
【 在 huy2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spacex研发快
: 原因其实就是钱,有人投资,就敢多试验,这个模式不可复制
--
FROM 1.203.153.*
制度
【 在 yeshener (yeshe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人种特色?
:
: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不是制度特色,这是人性特色。中国人就是不允许失败率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事不过三,中国人不会允许一件事上失败超过2次,如果有两次失败,第三次必须要成功。所以归零是适合中国人的思路的,想马斯克这种搞法儿,没有中国人能受得了的。
--
FROM 222.131.29.*
最近
不太提中国梦了啊
【 在 newzzdx (新波罗)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优势,不然中美航天差距不会缩小这么快。别忘了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土星5了,中国的火箭卫星真正开始正轨,是在八十年代以后,这差距有多大?说有半个世纪的差距是不过分的,但是现在呢?就算跟SpaceX比,差距也在10年以内。你觉得这差距是怎么赶上来的?这不是优势是啥?
:
: 中国人如果不搞归零这套方法论,我敢断言,不可能这么快赶上来,因为这是在资源少,人才力量薄弱的条件下最高效的方式,我们浪费不起的,不管是资源还是机会。美国人有钱可以烧,有机会可以浪费,中国人可没有。当然如果将来中国航天实力雄厚,远超其他国家,人才梯队非常厚实,那采用马斯克的这个方式也有可能,但现在还不行。
:
--
FROM 222.131.29.*
你咋不查下印度的
说不定更猛
【 在 newzzdx (新波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的都是老黄历了吧,长9最大推力5873~6100吨,起飞质量最大都有4400吨了。最大载荷150吨,并且一级可重复利用。
:
: 2030是一级可重复利用,2033~2035就是二级可重复利用,跟现在不正好就是差距10年以内吗?
:
--
FROM 122.228.9.*
哪有,搞工艺的时候,准备几万个配方,一个个测试过去,地毯式研发。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是制度特色,这是人性特色。中国人就是不允许失败率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事不过三,中国人不会允许一件事上失败超过2次,如果有两次失败,第三次必须要成功。所以归零是适合中国人的思路的,想马斯克这种搞法儿,没有中国人能受得了的。
:
--
FROM 183.42.132.*
马斯克也不提火星退休了吧?
【 在 mondex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
: 不太提中国梦了啊
--
FROM 123.11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