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引擎燃烧室材料,你拿不锈钢常温抗4000bar那就是正确的理解和引用了嘛?既然你喜欢用归谬法,就别怪别人针对你这点反驳呀。
你认为激光雷达强很多你拿出案例来呀,装了激光雷达的各种新势力车又不是没有,事故率也好,第三方评测也好,案例摆出来啊。至于多传感器融合,你居然认为是tesla无能...还真是无知无畏呢...你知道2021年tesla ai day对业界的震撼嘛?看你也不是做这个方向的,就先问一个问题,你不会还认为fsd是行业垫底吧?那我觉得咱俩在基本事实上存在严重分歧,就别聊了,各走各路呗。
你说的蠕变、疲劳、磨损之类的,都是正确的废话。就跟火箭上天需要引擎,就跟人不吃饭就会死一样,不解决任何问题,也不提供任何信息量。什么叫有价值的讨论?有价值的讨论就是哪怕你我的观点势如水火,但在讨论过程产生了大量有效信息,能让对方学到东西,这个叫有价值的讨论,也是我一直以来喜欢bbs这种形式的原因。所以我已经表达过很多次这样的观点了,这种无聊的讨论我不会再参加。
猎鹰是现实中唯一做到15次复用的案例,并且其连续135次回收成功的成绩,都超过了99%火箭的连续发射成功率了。更别提他连续200次发射成功,今年发射载荷已经达到全球77%左右。当然咯,你非要说马斯克还是在吹牛皮,还没做到100次复用,发射载荷也没做到全球99.7%,那你随意。反正在我看来猎鹰9现在的成绩足够好,我为什么不能拿它说事呢?
猎鹰无所谓复用方面的进一步改进,是因为星舰是更好的选择。所以谈现在做到的成绩,我那猎鹰举证;谈未来更高远的目标,我只看星舰,这背后的逻辑很难理解么?需要我给你掰开仔细的解释的这么清楚么?
最后,是人就是有立场的,我的立场很简单,客观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并对他做出尽量正确的解析。如果说你觉得我在吹马斯克,那么有没有可能,刚被三位部长接见过的马斯克,确实值得吹呢?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我更正一下,我前边说的SX500的800bar,是用于富氧预燃室的部分,800BAR是它声称可以承受高温富氧烟气的压力。
: 关于自动驾驶的问题有点歪楼,其实就是想说马斯克那个喜欢玩噱头的倾向。我说单目自然不是说推荐单目方案,说单目的用意我也说了,你应该能正确理解和引用吧?我说的致盲自然也不是说遮挡,对外界一般性的光干扰,如果你对摄像头和激光都是同样的单目或者多头标准的话,现在的第三代激光雷达这方面明显是强得多。当然你要是非要找激光对射的类似的场景,那肯定激光雷达就有点麻烦。这里的重点,不是说各自最差的场景,选全时最优的,而是在别的传感器差的场景里,另外的传感器可以补偿和替代。这个逻辑应该清楚吧?
: 多传感器融合做不好不如不做什么的,这是特斯拉的说法,但理由听起来更像是他们的无能,而不是可以吹牛装噱头玩纯视觉。
: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0.*
FROM 114.2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