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种拿M次幂来论证多引擎可靠性的态度,一向是嗤之以鼻。
这是典型的学了点初中物理就试图去论证复杂的现实世界一样的行为。
理论上,三进制比二进制更高效。
理论上,链表比数组更高效。
然而实际工程都是反过来的。就是因为理论计算的前提假设在工程中并不满足。
就这个N引擎并联的计算方法来说,这里有个前置假设是完全相同的设计制造能力下,大引擎和小引擎故障率完全一致。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
大燃烧室的燃烧稳定性和小燃烧室的燃烧稳定性,你觉得能一样么?比如RD170是单引擎,但为啥要分为4燃烧室?分为4燃烧室之后,就不存在内部4燃烧室之间的互相干扰问题了?RD170的单引擎失效概率,是不是应该是按1-单燃烧室的失效概率的4次幂的方式计算?
事实上,表面积体积比才是谁都逃不掉的终极规律。大燃烧室的燃烧稳定性只是这个规律下的一个次要问题。你当然可以解决大燃烧室的稳定性问题,那么你的大燃烧室还能达到猛禽3的350bar室压么?当然你还可以继续增加结构让大燃烧室也能抗住350bar室压,那么你的结构自重又是多少?还能跟猛禽3的推重比相当么?
这些问题还没搞清楚之前,就论证多小引擎并联的概率,那就是在扯蛋。
现实是,为了抵消面积体积比的问题,你不可避免的要通过网孔结构来提升表面积,让面积的增长倍率比2次幂高一点,同时减少了体积增长速率,让它比3次幂低一点。这样面积的增长才能追上体积的增长,让变大变得可持续。这个思路放到火箭设计思路上就是多小引擎并联而不是巨大单引擎,放到生物身上就是多细胞而不是巨大单细胞。事实上,表面积体积比,才是引擎可靠性的核心规律,而不是什么1-(1-a)^M之类的,骗骗初中生的无聊把戏。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了想误会在哪里,可能是我表述有歧义。
: 我说的“则可靠性会按单发动机故障率N+M次方关系降低”可以理解为,可靠性跟故障率的N+M次幂的关系。
: 但这也不对啊,如果按你要类比的电路并联来的话,应该是 总故障率=单件故障率的N+M次幂,前边也不该是可靠性啊。
: ...................
--
修改:lvsoft FROM 121.225.189.*
FROM 121.22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