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工业化思维对航空航天的“去魅”:
太空探索的早期,航空航天被视为一项前沿且神秘的科学,需要配备严苛的流程管控、变态的质量管理、繁琐的风险评估,需要999次会议后,以最变态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敢于谨慎的迈出一小步。
但是SpaceX扯下了航空航天的神秘面纱,把这玩意儿变成了工业流水线,按照普通工业产品的思维来进行研发、测试、迭代,应用,商业化,极大压缩了每一个决策环节,使得技术进步真正达到了“日新月异”。
以国内常见的决策流程为例,从中央部委开始调研,分析,决策,到制定计划、拆解任务、下发,到子系统验收、总装验收,中间可能涉及几十万人的饭碗,需要几千次的会议、总结、报告、整改,万一出了一点小差错,整个流程还会加倍延长。
因为创新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安全。
万一炸了一个新发动机,几千万的损失是小,整个系统几万人都要反思、检讨、总结、整改,还得连累一大批领导,科学家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更别提SpaceX这种连炸好几个了;在我国,连炸2个估计都得开除一大批人。
但SpaceX将这玩意工业化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钱?我去资本市场融资;
没人?我涨工资,画大饼;
发动机炸了?没事,我再去融资,再给你10台让你炸,反正前期肯定会失败,大不了破产;
设计有缺陷?产品部门赶紧改,再造个新的出来试一下;
新产品要测试?赶紧的,测试场地给你,还有啥需要赶紧提;
反正流水线就在这里,只要流水线开的足够快,成本就足够低,造10个新发动机说不定比隔壁手搓1个还便宜;
谁说外壳这玩意儿是高精尖?能用就行;谁告诉你必须得专用芯片?去市场上买几个商用的回来测试,能用就用,不能用再研发;谁告诉你办公室必须要6S,连笔记本朝向都要摆整齐?赶紧停了,有那功夫赶紧完善完善产品,投资人又在催了……
所以两种完全不同的研发思维就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有研发体系都不可能和SpaceX比效率,包括NASA,这玩意儿纯粹就是在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后,直接将前沿科技变成了工业产品之后的效率怪物,摒弃一切可能阻碍效率的环节,疯狂追求效率,追逐垄断利润。
即便其他国家明白过来也不可能追赶了,中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哪个国家的航空航天体系不是安全第一?养了一大堆功勋卓著的前辈?一大堆条条框框捆着后来人?几万人,几十万人指着拨款发工资?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会先把你给剁了。
--
FROM 117.1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