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贴再补充说明一下,免得误导:
“确实很早。水平起飞的电动飞机早就有用涵道式涡扇的。”
---“电动涵道式涡扇”指用电动机替换已有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改的“电动涵道风扇”。这就是挺常用的稳健开发路线。改了以后当然就没那个涡轮了,所以严格地说不能叫涡扇了。
“就在前阵子也还说过,如果电动客机载人到了100坐的级别,老毛子那个巨大的涵道对转浆扇发动机就有用了,核心机替换成电动机就差不多了。”
---“涵道对转浆扇发动机”其实严格地说应该是“涵道风扇”,只是那个发动机的研发路线是先有对转浆扇,然后加了涵道,为了说这段著名发动机的演化历史典故才这么说。加了涵道以后,按道理就不能叫浆扇了。
“用于eVTOL的可能更早,只是奇瑞那个电动飞行汽车最近要吹牛,说得好像挺新似的。”
—— 为啥一说起这事就扯奇瑞,主要是脑袋里有些印象:
清华那个电动涵道风扇最早是跟奇瑞合作的项目,最初是用于电动飞机的水平推进。其中奇瑞出的技术可能还多点。
最近金盾有款倾转涵道风扇的飞机在宣传,但是还未形成产品。其中的电动涵道风扇发动机可能是清华一鱼多吃。
但是,电动涵道风扇发动机也好,涵道风扇倾转实现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的转换也好,都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国内外挺早就有人做。
但是,奇瑞自己迄今还没展出涵道风扇发动机和倾转发动机的产品。奇瑞正式展出的那个eVTOL电动飞行汽车原型产品是非涵道的多个升力浆,外加水平推进器和升力翼。这个从技术上相对比较“传统”和保守,或者说稳健。他们在吹什么分体式飞行汽车的概念。看来汽车只需能飞,他们就认为技术够前卫,不需要再叠另外的BUFF了。
但这,他们吹的那个方案,汽车驮一个eVTOL无人机而已。我不知道专利审查员怎么判断这个方案的创造性是否成立的。说真的,我有很多点子,都被我自己认为是简单的组合,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方案,新颖但不具有创造性。
--
FROM 221.21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