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啊,几乎一个词一个词google,哈哈
从中国长城到ADAC的碰撞实验台
在“陆风”事件两年之后——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们要从失败中站起来,必须再展示一款新的车型,让我们看看来自东方的中国汽车在碰撞安全性中的表现吧。
看来中国沈阳华晨有限公司的设计部门并没有非常重视欧洲安全标准。在ADAC碰撞实验中,刚刚展出BS6车型的正面和背面碰撞结果,恰恰展示了和两年前江铃陆风汽车相同的车厢基本设计问题。最优秀的EuroNcap五星奖章,已经颁发给了很多车型,而这款中档尊驰BS豪华轿车离五星安全的距离,就像从北京到波斯坦那么远。
为了符合安全的标准,在正面偏置碰撞(64 km/h)试验时,最好不要坐在驾驶员的座位:方向盘会深深地刺进身体里、移位的仪表台和前轴会严重伤害驾驶员的头部、腿部和膝盖。工程师把这种状况称为:“科学实验中的膝部灾难”。驾驶员在车体中需要保持稳定,他能否在事故后被成功营救也取决于此。
在侧面碰撞实验中,高速运动的碰撞实验台以50 km/h的速度撞击尊驰测试车侧面,出现了一副令人揪心的画面。首先是车厢的设计并不坚固,还有很小的细节如:没有安装软垫的顶梁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最关键的是,设计师怎么会在一个新的设计车型上,这么干脆地“忘记”了侧面安全气帘和气囊呢?测试组的工作人员全都不敢相信地摇头。在侧面碰撞测试中,一些类似的小失误导致仿真家人传感器承受的压力超过了承载极限值,所以ADAC的第2颗星,也在尊驰对EuroNcap指标的测试中,不得不撤销。
“小批量进口”政策成劣质车入欧漏洞
很多人也许会问:仿真假人在碰撞实验中会产生灾难性的结果,如何降低交通碰撞事故中乘员受到的伤害?另外ADAC意见涉及哪些?
驾驶员或许已经发现了:特别是一些对安全性非常重要的汽车部件都有一个测试标志,是一个带圈的大写字母E,还有一个附加的测试号码。这种标志在轮胎侧面,安全带(但是在华晨BS6没有,也不在其他的部件上!)、照明设备或者玻璃上。这样就能确定:这个零件已经在一个被认可的测试机构里,按照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进行了“型号测试”。
对整车也要进行这样的“EG型号许可程序”,而且是关于被动安全性的。然后,还有一个根据欧盟强制执行的ECE标准进行的撞击测试(这个ECE标准与ADAC承担的EuroNcap标准在具体细节上有区别)。经过所有的这些测试程序,就能确定,汽车生产厂家的管理部门,只是测试了一些能达到最低标准的样本。
我们怎样找到了“检查程序漏洞”:汽车生产商可以通过称之为“单独许可”的程序获得EG型号许可以及碰撞测试证明,这样一些不符合欧洲市场安全标准的汽车,也可以进入欧洲市场,也就能进入德国市场。
这个问题已经不新鲜了: 2005年ADAC已经在“江铃陆风” 事件结论中确认了,这种汽车原来就是通过这种“单独许可”的程序进入了德国市场,因为它没有通过欧洲碰撞测试标准的检验。
欧洲立法机构已经要求ADAC,封闭这个对欧洲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检查漏洞。同时,还颁布了一项条例,极大地减少了这种回避欧洲撞击测试的风险。这样,只有当一个生产商只想通过称之为“小批量型号许可”使少量的汽车进入市场的时候,才能不遵守这个条例。对只有大量进口才合算的中国的汽车,这种做法继续下去就没有意思了。国内的立法者在实施这个条例时要求,要选择合适的把关人员,保证在实际中只有真正的“小批量”才能得到这样的许可,没有逃脱回避的可能。
欧盟国家的立法者要求ADAC,尽快地封闭这些漏洞,首先要保证没有回避遗漏的可能。同事,也要求汽车生产商和进口商,在维护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按规定申请获取欧盟型号许可。不允许生产商滥用程序漏洞为单个汽车获得许可,为批量汽车的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
FROM 202.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