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你的解释很清楚。下面是我的理解,请斧正,呵呵
在之前的技术里面,100Hz左右带宽(不是采样率,可以说等价采样率是200Hz)加速度计比较常见,100Hz带宽的话,对应一个20g的短时间冲击,大概可以在1ms以内达到16g以上(一般都在强过阻尼区)。所以采样时间快点的话,响应肯定是够的。
现在新的加速度计大概是在400Hz带宽左右:
http://www.freescale.com/files/sensors/doc/data_sheet/MMA6222EG_Final.pdf
感觉这个文章里面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碰撞发生后,加速度传递到方向盘,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我估计会有几个mS到几十mS之间。 但是噪声和振动沿车架的传递速度是1km/s,所以大概1mS就到了。
另外,我们现在的监测方法是通过判断直流(DC范围)的加速度大小来检测,因此之前是容易产生误动作,尤其是对于高g值低能量的冲击。现在新一代加速度计提高带宽后,可以通过统计能量来避免误触发。但是对于侧面和膝部,可能设计余量就很小。
所以通过高频(全频率)的振动能量来辅助判断碰撞还是有一些好处的,但是好处估计没广告里面说的那么多。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CNCAP里,50公里正碰,一般气囊点火在十几ms的样子
: 56公里偏置碰,大概是30几ms
: ENCAP的前碰只有64公里偏置碰,加速度会比56公里偏置大,所以我估计点火时间大概在20几ms的样子
: ...................
--
FROM 58.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