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mon98 (free) 于 (Wed Aug 22 05:24:17 2007) 提到:
以下为个人观点
欢迎拍砖...........
另外说一下
不是说不搞 自主研发
是大搞的时机没到
还得等两年,忍忍再说
老生长谈.....中国的市场还没发育到要搞技术争天下的地步
送交者: simonzhougq [秀才] 于 August 21, 2007 10:45:15
回答: “市场换技术”忽悠了谁 由 旌旗奋 于 August 21, 2007 09:11:46:
市场换技术当然是伪命题.............. 这个不继续扯了,
其他的行业不懂,俺是搞汽车的,就说汽车吧
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第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闷头搞研发,搞什么自主创新
而是抢市场,圈地
汽车行业,大企业,具体流程分
研究、工程开发、应用、生产、销售和售后,以及其间的协调等等.............
不是仅仅就一个研发就能搞定一切的
(研发还得细分,研究是研究,开发是开发,应用是应用,这个分的还不够细)
(咱们系现在有点研究和开发混到一起搞的趋势......以后还得细分,开发扔到企业去)
(纯研究,费时间,而且成功率不高。统计1977年到现在Bosch 的Corporate Research 进行的 已经比纯研究更往应用端的技术,大概最终投放市场的不到20%,但全是大技术,先后有 汽油机电控的J/D-tronic, ABS, ESP, Common Rail等等,从开始研究到市场化,短则10年,长则20年,同时有更多的是打了水漂的东西,数量上是这些成功东东的若干倍,资金投入情况,不明,不过不会少)
(国内的外企的分部,比如各种RB,大多数搞得是应用,或者说application eningeer, 匹配标定之类,这个应用虽然在研发的底端,但却是最能产生直接经济价值的)
扯回正题,关于自主研发
关于眼下所热衷争论的自主研发问题,其实这个行业的历史明白的告诉你
现在在中国喊自主研发究竟是一种感情冲动居多的东西,还是一种理性的东东,或者说,中国市场是否真正到了搞自主研发的时机。一汽那个竺老板04年居然敢顶着民族感情讲实话,实在佩服。另外某些企业确实是没有办法,有些企业旗子数的高,但是更像是赌博,还是那几个大的沉的住气。
阶段1 圈地第一,研发????等等吧
在2002年开始至今的booooooooooooming,状况下,研发和自主研发不是第一位重要性的。
第一位的重要的是赶紧架上生产线、赶紧布局销售网络,处理供应商关系,构建售后网络,总之一句话,在一个增长的市场中,应当赶紧快马加鞭,跑马圈地。而不是做在家里,闷头搞什么研发。没用。你搞出来研发,没占了够大的市场份额,那些圈了够大地盘的大佬,一发力就搞死你。简单的说,星际中的抢矿。
而且中国的汽车消费者都是 first buyer,好多都是处女购, 不存在甚至压根没有那么品牌忠诚度,技术和技术伴随的品牌所能产生的产品显著区分的效应,比较低
阶段 2 圈地第一,研发重要性上升
谁在这个阶段真正搞出来研发了,谁在下一个阶段胜利。
在圈地圈的够大,能够产生足够的盈余的时候,分一部分,这时候才应该发力搞研发。准备拼。
阶段 3 火拼持久战阶段。研发第一
只有等到饱和的市场,或者突然的经济危机导致市场收缩,或者成熟的多次购车者居多(而不是处女购居多),这种情况下研发的重要性才会被摆到第一位。
另外,火拼初期,研发也不那么重要,搞搞价格战啊,渠道战啊什么的,都行。
直到火拼到持久阶段,研发才上升到第一位。这个大约在2015~2023年间才会达到(不经济危机的前提下,经济危机了,啥时候经济危机啥时后开火。 The slumps always shake the weak ones out.)
很显然,现在处于增长市场booming情况,跑马圈地的重要性还在第一位但已经市场够大,圈的地能够产生盈余搞搞研发了,现在也才阶段2的初期。所以研发人员普遍感觉没啥太好的前途.......
想真真正正搞技术的
等着阶段3到来吧。(由阶段2 向阶段3过渡 的时间正好和2007年开始的这波由CO2引起的汽车技术革命结合(可能最后没发动机了,变电机驱动),就是所谓的中国后发优势)
到了阶段3,才是搞技术的黄金时期
阶段3到来的标志:
东风、上汽、一汽、广汽、北汽这几个大集团,至少消失一个,甚至多达3个。
在这个未来的China Auto集团形成过程中
合资企业是由于内部的扯皮顶牛导致的不稳定性,是最先要被kick out的。
某些做不大的,或者做得不够大的企业,比较可能的结局是,到一定阶段,被某个大集团(姑且称之假想为未来的China Auto集团)整体收购,变成旗下的一个Division
(其现今积累的研发能力也就同时被整合)
就像1908年Mr. Durrant 整合 Buick、Oldmobile、Chevolet、Oakland一样。
以及Mr. Durrant 于1918年整合 Mr. Kettering 的Dayton 系列研发能力一样
越专注于低价大容量市场的民企,当中国的大汽车China Auto集团发力于低价大容量市场是,越容易被kick out,
部分做高价位市场的民企(现在还没出现,不过5~10年内会有),反倒能够生存下来。
反正四十年后最后的结局,大概也就2~3个集团,吃掉中国年产1200~1600万汽车市场的70%左右。
(1200~1600w年产量是保守估计,如果中国经济达到美国的水平,正常的年销售量大约在3000w上下,这个数字太吓人,我第一次类比后吓了一跳,历史证明,如果这种规模的销售额催起来的大汽车集团,吃掉一个如今法国或意大利规模的国家的汽车工业,如果完全开放市场竞争的话,是一个可行性比较高的事情)
此外,一直骂中国汽车行业
其实骂的是乘用车
(乘用车的孱弱很大的原因是,“轿车是资本主义......”,这一轮调一直持续到十五大,真正敢搞,准备搞,开始搞轿车,大概也就97后的事情,至今不到十年,而一个车型的研发周期,大概是5年,这种积累能有个啥自主研发能力啊?)
除乘用车外
尚有
商用车和特种车辆
其中商用车尚分轻、中、重三种,这是一个以往被严重忽视的领域
(卡车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搞的早,搞的比较持续,不论研发能力还是从研发到售后的产业链都比较完整,其实是个很强悍的工业。特别是,低价位大容量的轻卡,外资在这一档次上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
商用车方面,中国的工业并非想象的那么差,反而事实上有一定实力,一些特殊的因素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很强悍的,东风前几年喊要冲全球商用车三甲,是个务实的目标,搞不好今年或者明后年就实现了,去年一年商用车多卖了一百三十万辆,东风是中国行业领先。
另外东风够狠的,跟日产合资,拿自己的不占优势的轿车和人家合资,商用车留着自己发彪。合资公司,嗯,以后市场不这么彪了,然后相互打起来,要出现大面积倒闭,第一类倒闭的就是合资公司。
外国独资的和中国独资的先后顺序不好说,时间和重要,不过2025年以后,外资独资的日子不会像现在那么好过,如果在这之前,他们没有成功的扼杀中国的独资汽车工业,让中国出现一家到两家比较大的集团的话。
这个比较大的集团,是指,年销售额100 billion ~150 billion 欧元,即按当前汇率,1w亿人民币到1.5万亿rmb的销售额,一个集团的从业人员 60~80w人
按照德国汽车工业直接吸纳1% 就业人口的情况, 如今是七十多万
中国的汽车工业应当吸收的就业大约在1300万,这个数字是疯狂...........
自主研发当然要做
不过耐心还是要有点
尚需一点时间,不过已经可以看见了
尤其考虑版上诸位多数都会再工作至少三十年
正好赶上
☆─────────────────────────────────────☆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于 (Wed Aug 22 09:52:36 2007) 提到:
有巴西汽车工业的相关材料不?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市场和自主研发(原创)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ug 22 05:24:17 2007), 站内
: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既然公开贴了,还是贴一个到咱本版的好
:
: 以下为个人观点
:
: 欢迎拍砖...........
:
:
:
:
: 老生长谈.....中国的市场还没发育到要搞技术争天下的地步
: 送交者: simonzhougq [秀才] 于 August 21, 2007 10:45:15
:
:
: 回答: “市场换技术”忽悠了谁 由 旌旗奋 于 August 21, 2007 09:11:46:
:
:
: 市场换技术当然是伪命题.............. 这个不继续扯了,
:
: 其他的行业不懂,俺是搞汽车的,就说汽车吧
:
: 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第一重要的是什么?
:
: 不是闷头搞研发,搞什么自主创新
:
: 而是抢市场,圈地
:
: 汽车行业,大企业,具体流程分
:
: 研究、工程开发、应用、生产、销售和售后,以及其间的协调等等.............
:
: 不是仅仅就一个研发就能搞定一切的
:
: (研发还得细分,研究是研究,开发是开发,应用是应用,这个分的还不够细)
: (咱们系现在有点研究和开发混到一起搞的趋势......以后还得细分,开发扔到企业去)
:
: (纯研究,费时间,而且成功率不高。本人统计1977年到现在Bosch 的Corporate Research 进行的 已经比纯研究更往应用端的技术,大概最终投放市场的不到20%,但全是大技术,先后有 汽油机电控的J/D-tronic, ABS, ESP, Common Rail等等,从开始研究到市场化,短则10年,长则20年,同时有更多的是打了水漂的东西,数量上是这些成功东东的若干倍,资金投入情况,不明,不过不会少)
:
: (国内的外企的分部,比如各种RB,大多数搞得是应用,或者说application eningeer, 匹配标定之类,这个应用虽然在研发的底端,但却是最能产生直接经济价值的)
:
: 扯回正题,关于自主研发
:
: 关于眼下所热衷争论的自主研发问题,其实这个行业的历史明白的告诉你
:
: 现在在中国喊自主研发究竟是一种感情冲动居多的东西,还是一种理性的东东,或者说,中国市场是否真正到了搞自主研发的时机。一汽那个竺老板04年居然敢顶着民族感情讲实话,实在佩服。另外某些企业确实是没有办法,有些企业旗子数的高,但是更像是赌博,还是那几个大的沉的住气。
:
: 阶段1 圈地第一,研发????等等吧
:
: 在2002年开始至今的booooooooooooming,状况下,研发和自主研发不是第一位重要性的。
:
: 第一位的重要的是赶紧架上生产线、赶紧布局销售网络,处理供应商关系,构建售后网络,总之一句话,在一个增长的市场中,应当赶紧快马加鞭,跑马圈地。而不是做在家里,闷头搞什么研发。没用。你搞出来研发,没占了够大的市场份额,那些圈了够大地盘的大佬,一发力就搞死你。简单的说,星际中的抢矿。
:
: 而且中国的汽车消费者都是 first buyer,好多都是处女购, 不存在甚至压根没有那么品牌忠诚度,技术和技术伴随的品牌所能产生的产品显著区分的效应,比较低
:
: 阶段 2 圈地第一,研发重要性上升
:
: 谁在这个阶段真正搞出来研发了,谁在下一个阶段胜利。
:
: 在圈地圈的够大,能够产生足够的盈余的时候,分一部分,这时候才应该发力搞研发。准备拼。
:
: 阶段 3 火拼持久战阶段。研发第一
:
: 只有等到饱和的市场,或者突然的经济危机导致市场收缩,或者成熟的多次购车者居多(而不是处女购居多),这种情况下研发的重要性才会被摆到第一位。
:
: 另外,火拼初期,研发也不那么重要,搞搞价格战啊,渠道战啊什么的,都行。
:
: 直到火拼到持久阶段,研发才上升到第一位。这个大约在2015~2023年间才会达到(不经济危机的前提下,经济危机了,啥时候经济危机啥时后开火。 The slumps always shake the weak ones out.)
:
: 很显然,现在处于增长市场booming情况,跑马圈地的重要性还在第一位但已经市场够大,圈的地能够产生盈余搞搞研发了,现在也才阶段2的初期。所以研发人员普遍感觉没啥太好的前途.......
:
: 奇瑞tmd一边高喊自主研发一边加紧圈地,居然订的由现在30万辆boom到2年后圈100万辆,然后打着自主研发的大旗,把东西交给国外设计公司做,抢着早上市,圈地。其实是对外高喊自主研发,实际上执行圈地第一的政策,tmd,啥都不拉啊简直就是,里外通吃。民企像什么吉利、长城啥的,其实是没办法,不是它真的主观想搞自主研发,不想尽量圈地,是它没办法,它不自主研发它连绳子都没有,圈个屁啊,它要有那三大集团的优势,它包括奇瑞估计采取的策略和三大是一样的
:
: 想真真正正搞技术的
:
: 等着阶段3到来吧。(由阶段2 向阶段3过渡 的时间正好和2007年开始的这波由CO2引起的汽车技术革命结合(可能最后没发动机了,变电机驱动),就是所谓的中国后发优势)
:
: 到了阶段3,才是搞技术的黄金时期
:
: 阶段3到来的标志:
:
: 东风、上汽、一汽、广汽、北汽这几个大集团,至少消失一个,甚至多达3个。
:
:
: 在这个未来的China Auto集团形成过程中
:
: 合资企业是由于内部的扯皮顶牛导致的不稳定性,是最先要被kick out的。
:
: 奇瑞,特别是吉利这些民企,有可能作大,但比较可能的结局是,到一定阶段,被某个大集团(姑且称之假想为未来的China Auto集团)整体收购,变成旗下的一个Division
: (其现今积累的研发能力也就同时被整合)
:
: 就像1908年Mr. Durrant 整合 Buick、Oldmobile、Chevolet、Oakland一样。
:
: 以及Mr. Durrant 于1918年整合 Mr. Kettering 的Dayton 系列研发能力一样
:
: 越专注于低价大容量市场的民企,当中国的大汽车China Auto集团发力于低价大容量市场是,越容易被kick out,
:
: 部分做高价位市场的民企(现在还没出现,不过5~10年内会有),反倒能够生存下来。
:
:
: 反正四十年后最后的结局,大概也就2~3个集团,吃掉中国年产1200~1600万汽车市场的70%左右。
:
: (1200~1600w年产量是保守估计,如果中国经济达到美国的水平,正常的年销售量大约在3000w上下,这个数字太吓人,我第一次类比后吓了一跳,历史证明,如果这种规模的销售额催起来的大汽车集团,吃掉一个如今法国或意大利规模的国家的汽车工业,如果完全开放市场竞争的话,是一个可行性比较高的事情)
:
:
: 现在骂一声。
:
: tmd在2002年开始的媒体铺天盖地的轰炸什么自主研发,什么汽车工业孱弱,等等等等,属于典型的由上至下的行政命令推动而不考虑市场现实的行为。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企业推向一个不理性市场行为的处境,
:
: 同时
:
: 严重打击了中国汽车从业人员的自豪感 和自信心,
:
: SB 媒体,就知道嚷嚷,而且还是上面让嚷嚷就嚷嚷,SB 媒体,信啥也不要信媒体,媒体的典型就是那些经济学家....
:
: 2002年还汽车工业还很幼稚,不成熟,不是让你上去骂,而应该有点耐心和耐性,等等看
:
: 2002产业弱小的时候就忍了,md,等到2020有点规模的时候,媒体就tmd一汽车这种大佬行业的传声筒....................
:
:
: 此外,一直骂中国汽车行业
:
: 其实骂的是乘用车
:
: (乘用车的孱弱很大的原因是,“轿车是资本主义......”,这一轮调一直持续到十五大,真正敢搞,准备搞,开始搞轿车,大概也就97后的事情,至今不到十年,而一个车型的研发周期,大概是5年,这种积累能有个啥自主研发能力啊?)
:
: 除乘用车外
:
: 尚有
:
: 商用车和特种车辆
:
:
: 其中商用车尚分轻、中、重三种,这是一个以往被严重忽视的领域
:
: (卡车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搞的早,搞的比较持续,不论研发能力还是从研发到售后的产业链都比较完整,其实是个很强悍的工业。特别是,低价位大容量的轻卡,外资在这一档次上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
:
: 商用车方面,中国的工业并非想象的那么差,反而事实上有一定实力,一些特殊的因素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很强悍的,东风前几年喊要冲全球商用车三甲,是个务实的目标,搞不好今年或者明后年就实现了,去年一年商用车多卖了一百三十万辆,东风是中国行业领先。
:
: 另外东风够狠的,跟日产合资,拿自己的不占优势的轿车和人家合资,商用车留着自己发彪。合资公司,嗯,以后市场不这么彪了,然后相互打起来,要出现大面积倒闭,第一类倒闭的就是合资公司。
:
: 外国独资的和中国独资的先后顺序不好说,时间和重要,不过2025年以后,外资独资的日子不会像现在那么好过,如果在这之前,他们没有成功的扼杀中国的独资汽车工业,让中国出现一家到两家比较大的集团的话。
:
: 这个比较大的集团,是指,年销售额100 billion ~150 billion 欧元,即按当前汇率,1w亿人民币到1.5万亿rmb的销售额,一个集团的从业人员 60~80w人
:
: 注:这种集团出现的必然性
:
: 1. 历史证明,如今的大汽车集团都是在本国工业化城镇化时期催起来的
:
: 2. 历史证明,大汽车集团的成型规模基本和其本国国内的市场容量相一致
:
:
: 3.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至少还有三十到四十年,足够催起一个两个超大规模的汽车集团
:
: 4. 中国是GCD坐庄,GCD背后有PLA,这是整个城镇化和工业化得以继续的后盾,也是外资不可能完全吃掉中国的最根本保证。
:
: (近期会对对外开放和外资利用的思路出现一定转型,如今这种买办盛行的情况以十年到二十年的大尺度衡量,不会持久,除非赌中国彻底输掉金融战争,丧失经济主权)
:
: 按照德国汽车工业直接吸纳1% 就业人口的情况, 如今是七十多万
:
: 中国的汽车工业应当吸收的就业大约在1300万,这个数字是疯狂...........
:
:
: 自主研发当然要做
:
: 不过耐心还是要有点
:
: 尚需一点时间,不过已经可以看见了
:
: 尤其考虑版上诸位多数都会再工作至少三十年
:
: 正好赶上
:
: --
:
: ※ 修改:·simon98 于 Aug 22 05:38:58 修改本文·[FROM: 78.51.84.*]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78.51.84.*]
☆─────────────────────────────────────☆
simon98 (free) 于 (Wed Aug 22 11:25:52 2007) 提到:
只知道Fiat在那个市场上吃的很火
大概是VW在中国的感觉
那个地方在政府主导下以替代燃料为主
有一种叫flex-fuel的东西大行其道
就是各种比例的代用燃料和汽油的混合比, 都能使发动机正常运作的东西
【 在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巴西汽车工业的相关材料不?
☆─────────────────────────────────────☆
sendohh (Update!臭臭他爹) 于 (Wed Aug 22 11:26:13 2007) 提到:
说得有道理的
不过我觉得研发还是要搞的,不过没有必要举旗子就是了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boyue (单身情歌◎蛰伏|等待跑路) 于 (Wed Aug 22 11:35:36 2007) 提到:
校园里面搞研究还不错
产品的开发一定要放到企业去!!
不然简直这个周期太长了,效率太低!!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ukase (牧马人) 于 (Wed Aug 22 11:48:09 2007) 提到:
同意这个。
学校里面效率太低了
而且延续性值得推敲
【 在 boyue (单身情歌◎蛰伏|等待跑路) 的大作中提到: 】
: 校园里面搞研究还不错
: 产品的开发一定要放到企业去!!
: 不然简直这个周期太长了,效率太低!!
: ...................
☆─────────────────────────────────────☆
dianzu (电阻) 于 (Wed Aug 22 12:24:58 2007) 提到:
现在都是打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旗号骗国家的各种基金
然后造几篇论文发表交差,
搞什么研发,吃亏不讨好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于 (Wed Aug 22 12:29:29 2007) 提到:
谁让人家甘蔗长得就像野草一样多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知道Fiat在那个市场上吃的很火
: 大概是VW在中国的感觉
: 那个地方在政府主导下以替代燃料为主
: ...................
☆─────────────────────────────────────☆
dancinglion (BB) 于 (Wed Aug 22 14:37:57 2007) 提到:
现在国内好像不少领域都跟你说的差不多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个别已经打出名声的人申请基金 都是千万级别的啊
可惜最后出来的就那点东西
【 在 dianzu (电阻)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都是打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旗号骗国家的各种基金
: 然后造几篇论文发表交差,
: 搞什么研发,吃亏不讨好
☆─────────────────────────────────────☆
mispring (loser) 于 (Wed Aug 22 14:49:00 2007) 提到:
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认同你,
但你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
依你的观点,目前圈地圈得最好的就是东风,一汽和上汽了,
它们也最有前途?
只要盖厂房,只要搞销售服务就行?
技术上面差距会越拉越大,最可怕的是会形成惰性,到时候想做技术也已经病入膏肓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完全依赖老东家.
中国的人力成本目前来说是很便宜,但20年后呢?
人家会不会把工厂办到越南,缅甸去?
个人认为照目前这种趋势发展下去,
它们是死路一条.
跟彩电一样,90年代的时候,国内的彩电厂商圈地圈得得不错吧?
平板时代到来后,现在怎样?
技术需要积累,现在流行的技术往往十年前就在预研,平板还在流行,日韩就开始研究OLED,LCOS了,可以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不是你想赶上就能赶得上的.
这种很显然的SB言论就不要在水母上现了吧.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于 (Wed Aug 22 14:52:24 2007) 提到:
冷静
可以交流,不要攻击
autotech不是打嘴仗的地方
【 在 mispring (los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认同你,
: 但你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
: 依你的观点,目前圈地圈得最好的就是东风,一汽和上汽了,
: ...................
☆─────────────────────────────────────☆
lujx866 (赖活着·keep walking·乐在心中) 于 (Wed Aug 22 15:06:31 2007) 提到:
re
【 在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冷静
: 可以交流,不要攻击
: autotech不是打嘴仗的地方
: ...................
☆─────────────────────────────────────☆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于 (Wed Aug 22 15:44:21 2007) 提到:
首先对你提出批评,这文章写的和小学生作文差不多,用了多个“历史证明”,好像你说的话就是历史一样,另外,骂人的话太多,不好。
下面是我想说的:
第一个,你是去圈地了,你也圈到了很多,到时候你没有车卖怎么办?国外汽车集团一定会继续支持你给你新车型吗?你地也有了,就是没草没马,最后还得把地让出来。至于品牌忠诚度,可能现在没有,但很多人相信口碑。
第二个,你有地了,有钱了,这都是表象,就像现在的一汽和上汽,但研发,真的是投入钱就可以吗?人呢?各个方面的积累吗?这需要时间。
第三个,火拼?可能都没到火拼的时候你就已经死掉了,你都没有参加混战的机会。短时间里形成高水平的研发能力,不可能的。研发能力,不是上嘴唇一盖下嘴唇就可以出来的。
打价格战?这就需要降低成本吧?你都没有核心的东西,你靠什么降低成本?靠偷工减料?你靠什么打价格战?
你把奇瑞吉利和长城想的也太差太无耻了,我简直都要开始怀疑你的居心了。你真的了解他们吗?你是不是把某些不满迁怒于他们了呢?
你批评奇瑞在喊研发的同时圈地,谁规定了搞自主研发的时候就不能圈地了?这难道是矛盾的吗?你都不去圈地你靠什么赚钱去研发?总之,你对奇瑞和吉利有偏见。
剩下的很多东西,包括你的预测,我都没看,没有必要看。
还有,以后贴文章,把骂人的话删掉,可以用省略号代替,免得别人看了火大。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于 (Wed Aug 22 15:47:13 2007) 提到:
re
他的确应该把不必要的话删掉
同样的话,挂自己blog和发正式的论坛是不一样的
至于圈地和技术积累的问题,
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国家有经验教训,可以借鉴的
有空我去翻翻
【 在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对你提出批评,这文章写的和小学生作文差不多,用了多个“历史证明”,好像你说的话就是历史一样,另外,骂人的话太多,不好。
下面是我想说的:
第一个,你是去圈地了,你也圈到了很多,到时候你没有车卖怎么办?国外汽车集团一定会继续支持你给你新车型吗?你地也有了,就是没草没马,最后还得把地让出来。至于品牌忠诚度,可能现在没有,但很多人相信口碑。
第二个,你有地了,有钱了,这都是表象,就像现在的一汽和上汽,但研发,真的是投入钱就可以吗?人呢?各个方面的积累吗?这需要时间。
第三个,火拼?可能都没到火拼的时候你就已经死掉了,你都没有参加混战的机会。短时间里形成高水平的研发能力,不可能的。研发能力,不是上嘴唇一盖下嘴唇就可以出来的。
打价格战?这就需要降低成本吧?你都没有核心的东西,你靠什么降低成本?靠偷工减料?你靠什么打价格战?
你把奇瑞吉利和长城想的也太差太无耻了,我简直都要开始怀疑你的居心了。你真的了解他们吗?你是不是把某些不满迁怒于他们了呢?
你批评奇瑞在喊研发的同时圈地,谁规定了搞自主研发的时候就不能圈地了?这难道是矛盾的吗?你都不去圈地你靠什么赚钱去研发?总之,你对奇瑞和吉利有偏见。
剩下的很多东西,包括你的预测,我都没看,没有必要看。
还有,以后贴文章,把骂人的话删掉,可以用省略号代替,免得别人看了火大。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于 (Wed Aug 22 15:58:22 2007) 提到:
下次再看到这样的,我也就不客气了。
有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的国家,有像模像样的汽车企业的国家,没多少吧?
一般都是用巴西韩国来对比的好像。
不过南棒国也快不行了,嘿嘿,现战略上藐视一下。w
【 在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re
: 他的确应该把不必要的话删掉
: 同样的话,挂自己blog和发正式的论坛是不一样的
: ...................
☆─────────────────────────────────────☆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于 (Wed Aug 22 16:01:55 2007) 提到:
hehe
大家都是或者即将是圈子里 圈子外 或者关注这个圈子的人
和气生财 广泛交流
自己保持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允许不同的观点
礼貌,冷静的交流
在autotech谈谈这个行业也是好事
【 在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市场和自主研发(原创)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ug 22 15:58:22 2007), 站内
:
: 下次再看到这样的,我也就不客气了。
: 有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的国家,有像模像样的汽车企业的国家,没多少吧?
: 一般都是用巴西韩国来对比的好像。
: 不过南棒国也快不行了,嘿嘿,现战略上藐视一下。w
: 【 在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 re
: : 他的确应该把不必要的话删掉
: : 同样的话,挂自己blog和发正式的论坛是不一样的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1.218.248.*]
☆─────────────────────────────────────☆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于 (Wed Aug 22 16:05:13 2007) 提到:
谈这个行业没问题
老是粗口让人很不爽
好好说问题,就算我不同意,但可以心平气和的交流。
这个问题打住不说了,以后的帖就说行业问题。
【 在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hehe
: 大家都是或者即将是圈子里 圈子外 或者关注这个圈子的人
: 和气生财 广泛交流
: ...................
☆─────────────────────────────────────☆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于 (Wed Aug 22 16:10:50 2007) 提到:
楼主估计对autotech的网友也没啥恶意
不过太过放荡不羁了
【 在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市场和自主研发(原创)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ug 22 16:05:13 2007), 站内
:
: 谈这个行业没问题
: 老是粗口让人很不爽
: 好好说问题,就算我不同意,但可以心平气和的交流。
: 这个问题打住不说了,以后的帖就说行业问题。
: 【 在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 hehe
: : 大家都是或者即将是圈子里 圈子外 或者关注这个圈子的人
: : 和气生财 广泛交流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1.218.248.*]
☆─────────────────────────────────────☆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于 (Wed Aug 22 16:17:06 2007) 提到:
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对于立志做一个强国的中国来说,汽车工业是必须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而这个路,又很难走。
【 在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估计对autotech的网友也没啥恶意
: 不过太过放荡不羁了
☆─────────────────────────────────────☆
touba (一本枯燥的书·一次牵挂的旅行) 于 (Wed Aug 22 16:30:42 2007) 提到:
呵呵。。。所谓柔性或者灵活燃料
就是出了名的我们公司的产品。。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知道Fiat在那个市场上吃的很火
: 大概是VW在中国的感觉
: 那个地方在政府主导下以替代燃料为主
: ...................
☆─────────────────────────────────────☆
touba (一本枯燥的书·一次牵挂的旅行) 于 (Wed Aug 22 16:36:18 2007) 提到:
巴西其实也不是自己的汽车体系,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
韩国倒是不同。
【 在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次再看到这样的,我也就不客气了。
: 有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的国家,有像模像样的汽车企业的国家,没多少吧?
: 一般都是用巴西韩国来对比的好像。
: ...................
☆─────────────────────────────────────☆
AQC (AQC) 于 (Wed Aug 22 16:39:48 2007) 提到:
你是搞汽车品质体系的吗?
好像不太懂啊
汽车行业就是按照品质保证体系运行的
补补这方面的知识吧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于 (Wed Aug 22 16:40:24 2007) 提到:
拿这2个做对比,不就是对比开始的路导致的后来的结果么?
【 在 touba (一本枯燥的书·一次牵挂的旅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巴西其实也不是自己的汽车体系,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
: 韩国倒是不同。
☆─────────────────────────────────────☆
touba (一本枯燥的书·一次牵挂的旅行) 于 (Wed Aug 22 16:46:59 2007) 提到:
嘿嘿,文风中脏字太多了。
不过也算一个思考的文章,思想激烈一些。
坏处想多了,我也想骂人。呵呵。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学,最后做大的才有资格骂别人吧。
【 在 tsonline (算错了,玥儿14个月大,汗)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对你提出批评,这文章写的和小学生作文差不多,用了多个“历史证明”,好像你说的话就是历史一样,另外,骂人的话太多,不好。
: 下面是我想说的:
: 第一个,你是去圈地了,你也圈到了很多,到时候你没有车卖怎么办?国外汽车集团一定会继续支持你给你新车型吗?你地也有了,就是没草没马,最后还得把地让出来。至于品牌忠诚度,可能现在没有,但很多人相信口碑。
: ...................
☆─────────────────────────────────────☆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于 (Wed Aug 22 16:51:23 2007) 提到:
说说我的看法,敬请拍转。我不是学管理,我也没有工作经验,纯粹的坐在学校里说话,请大家指正。
中国汽车工业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是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体系。
要要研发体系;要有销售,售后体系;要有管理经营的体系。
现状是什么?
研发有,但不够核心,很不核心;销售,售后,管理经营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比较生疏,常出茬子,也有妙招。
我们要避免什么?
我想首先的就应该是巴西那样的生产大国,却全部是外国品牌。
关于自主研发的问题,一味的强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就像一味强调给小孩子补钙却忘了别的维生素。
但我们无法忽视技术的延续性,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仍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我觉得应该以尽可能小的付出,借鉴,模仿,购入技术,尽可能的缩短技术差距。你卖你的奔驰,我卖我的qq;你卖你的宝来,我卖我的捷达。目前,对市场的高速扩张视而不见,全部精力都赌在技术上,不可取,实际上也没人这么干。
有了qq,有了捷达是第一步,也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接下来的,我觉得是差异形的竞争。技术上的差异,市场定位上的差异;中国这么大地方,这么多人口,总有国外厂商,看不到,顾不上的地方;总有小米加步枪占优势受拥戴的地方。
丰田当年卖的是节油车,长虹当年卖的是农村市场。中国汽车应该卖什么?可能是混合动力,生物燃料,电动汽车--;也可能是低价车,农村车,特色车等。地道战也好,正规战也好,能周旋,就有希望;砍死的也好,累死的也好,杀敌就是战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拼的是,自主研发和自主管理的合力;要有自己的眼光,要有自己的技术,才可能对强势的竞争者造成压力和伤害。
前几年,国内的厂商应该注意的赚钱,是圈地。那么这一两年,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向自主,向本土特色转变。但是也没有放弃赚钱,放弃圈地。军阀对峙,各个不同。
但最终胜利的应该还是国内的厂商,我们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保护,有传说中的传统智慧-_- 或者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回顾一下当韩国车,日本车崛起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没做的功课绝对不仅仅是技术上的。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mispring (loser) 于 (Wed Aug 22 17:15:45 2007) 提到:
第一,你肯定不是搞技术的,把技术想得太简单,忽略了人才梯队的培养,高效研发管理制度的建立,技术的累积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从现在起必须重视.
第二,你好象有些鄙视技术的意思,这也是近代中国为什么积弱的原因.
第三,你太主观,以为政府完全可以掌控市场,中国市场不会为列强所掌控,国企也不会变成外企买办.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产业没有竞争力,政府也没有什么办法的.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cheerly (cheerly) 于 (Wed Aug 22 18:09:59 2007) 提到:
只要把资源留在国内,就可以
合资也好、外国独资也好,都要向国外流出不少米
说白了,只要肉烂在锅里,就可以
【 在 Iamsorry (老猫◎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说我的看法,敬请拍转。我不是学管理,我也没有工作经验,纯粹的坐在学校里说话,请大家指正。
: 中国汽车工业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是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体系。
: 要要研发体系;要有销售,售后体系;要有管理经营的体系。
: ...................
☆─────────────────────────────────────☆
axe (Xω斧头哥哥ω凹凸有致(╰_╯)) 于 (Wed Aug 22 18:11:07 2007) 提到:
不错,有见地,虽然我不懂做汽车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市场和自主研发(原创)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ug 22 05:24:17 2007), 站内
: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既然公开贴了,还是贴一个到咱本版的好
:
: 以下为个人观点
:
: 欢迎拍砖...........
:
:
:
:
: 老生长谈.....中国的市场还没发育到要搞技术争天下的地步
: 送交者: simonzhougq [秀才] 于 August 21, 2007 10:45:15
:
:
: 回答: “市场换技术”忽悠了谁 由 旌旗奋 于 August 21, 2007 09:11:46:
:
:
: 市场换技术当然是伪命题.............. 这个不继续扯了,
:
: 其他的行业不懂,俺是搞汽车的,就说汽车吧
:
: 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第一重要的是什么?
:
: 不是闷头搞研发,搞什么自主创新
:
: 而是抢市场,圈地
:
: 汽车行业,大企业,具体流程分
:
: 研究、工程开发、应用、生产、销售和售后,以及其间的协调等等.............
:
: 不是仅仅就一个研发就能搞定一切的
:
: (研发还得细分,研究是研究,开发是开发,应用是应用,这个分的还不够细)
: (咱们系现在有点研究和开发混到一起搞的趋势......以后还得细分,开发扔到企业去)
:
: (纯研究,费时间,而且成功率不高。本人统计1977年到现在Bosch 的Corporate Research 进行的 已经比纯研究更往应用端的技术,大概最终投放市场的不到20%,但全是大技术,先后有 汽油机电控的J/D-tronic, ABS, ESP, Common Rail等等,从开始研究到市场化,短则10年,长则20年,同时有更多的是打了水漂的东西,数量上是这些成功东东的若干倍,资金投入情况,不明,不过不会少)
:
: (国内的外企的分部,比如各种RB,大多数搞得是应用,或者说application eningeer, 匹配标定之类,这个应用虽然在研发的底端,但却是最能产生直接经济价值的)
:
: 扯回正题,关于自主研发
:
: 关于眼下所热衷争论的自主研发问题,其实这个行业的历史明白的告诉你
:
: 现在在中国喊自主研发究竟是一种感情冲动居多的东西,还是一种理性的东东,或者说,中国市场是否真正到了搞自主研发的时机。一汽那个竺老板04年居然敢顶着民族感情讲实话,实在佩服。另外某些企业确实是没有办法,有些企业旗子数的高,但是更像是赌博,还是那几个大的沉的住气。
:
: 阶段1 圈地第一,研发????等等吧
:
: 在2002年开始至今的booooooooooooming,状况下,研发和自主研发不是第一位重要性的。
:
: 第一位的重要的是赶紧架上生产线、赶紧布局销售网络,处理供应商关系,构建售后网络,总之一句话,在一个增长的市场中,应当赶紧快马加鞭,跑马圈地。而不是做在家里,闷头搞什么研发。没用。你搞出来研发,没占了够大的市场份额,那些圈了够大地盘的大佬,一发力就搞死你。简单的说,星际中的抢矿。
:
: 而且中国的汽车消费者都是 first buyer,好多都是处女购, 不存在甚至压根没有那么品牌忠诚度,技术和技术伴随的品牌所能产生的产品显著区分的效应,比较低
:
: 阶段 2 圈地第一,研发重要性上升
:
: 谁在这个阶段真正搞出来研发了,谁在下一个阶段胜利。
:
: 在圈地圈的够大,能够产生足够的盈余的时候,分一部分,这时候才应该发力搞研发。准备拼。
:
: 阶段 3 火拼持久战阶段。研发第一
:
: 只有等到饱和的市场,或者突然的经济危机导致市场收缩,或者成熟的多次购车者居多(而不是处女购居多),这种情况下研发的重要性才会被摆到第一位。
:
: 另外,火拼初期,研发也不那么重要,搞搞价格战啊,渠道战啊什么的,都行。
:
: 直到火拼到持久阶段,研发才上升到第一位。这个大约在2015~2023年间才会达到(不经济危机的前提下,经济危机了,啥时候经济危机啥时后开火。 The slumps always shake the weak ones out.)
:
: 很显然,现在处于增长市场booming情况,跑马圈地的重要性还在第一位但已经市场够大,圈的地能够产生盈余搞搞研发了,现在也才阶段2的初期。所以研发人员普遍感觉没啥太好的前途.......
:
: 奇瑞tmd一边高喊自主研发一边加紧圈地,居然订的由现在30万辆boom到2年后圈100万辆,然后打着自主研发的大旗,把东西交给国外设计公司做,抢着早上市,圈地。其实是对外高喊自主研发,实际上执行圈地第一的政策,tmd,啥都不拉啊简直就是,里外通吃。民企像什么吉利、长城啥的,其实是没办法,不是它真的主观想搞自主研发,不想尽量圈地,是它没办法,它不自主研发它连绳子都没有,圈个屁啊,它要有那三大集团的优势,它包括奇瑞估计采取的策略和三大是一样的
:
: 想真真正正搞技术的
:
: 等着阶段3到来吧。(由阶段2 向阶段3过渡 的时间正好和2007年开始的这波由CO2引起的汽车技术革命结合(可能最后没发动机了,变电机驱动),就是所谓的中国后发优势)
:
: 到了阶段3,才是搞技术的黄金时期
:
: 阶段3到来的标志:
:
: 东风、上汽、一汽、广汽、北汽这几个大集团,至少消失一个,甚至多达3个。
:
:
: 在这个未来的China Auto集团形成过程中
:
: 合资企业是由于内部的扯皮顶牛导致的不稳定性,是最先要被kick out的。
:
: 奇瑞,特别是吉利这些民企,有可能作大,但比较可能的结局是,到一定阶段,被某个大集团(姑且称之假想为未来的China Auto集团)整体收购,变成旗下的一个Division
: (其现今积累的研发能力也就同时被整合)
:
: 就像1908年Mr. Durrant 整合 Buick、Oldmobile、Chevolet、Oakland一样。
:
: 以及Mr. Durrant 于1918年整合 Mr. Kettering 的Dayton 系列研发能力一样
:
: 越专注于低价大容量市场的民企,当中国的大汽车China Auto集团发力于低价大容量市场是,越容易被kick out,
:
: 部分做高价位市场的民企(现在还没出现,不过5~10年内会有),反倒能够生存下来。
:
:
: 反正四十年后最后的结局,大概也就2~3个集团,吃掉中国年产1200~1600万汽车市场的70%左右。
:
: (1200~1600w年产量是保守估计,如果中国经济达到美国的水平,正常的年销售量大约在3000w上下,这个数字太吓人,我第一次类比后吓了一跳,历史证明,如果这种规模的销售额催起来的大汽车集团,吃掉一个如今法国或意大利规模的国家的汽车工业,如果完全开放市场竞争的话,是一个可行性比较高的事情)
:
:
: 现在骂一声。
:
: tmd在2002年开始的媒体铺天盖地的轰炸什么自主研发,什么汽车工业孱弱,等等等等,属于典型的由上至下的行政命令推动而不考虑市场现实的行为。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企业推向一个不理性市场行为的处境,
:
: 同时
:
: 严重打击了中国汽车从业人员的自豪感 和自信心,
:
: SB 媒体,就知道嚷嚷,而且还是上面让嚷嚷就嚷嚷,SB 媒体,信啥也不要信媒体,媒体的典型就是那些经济学家....
:
: 2002年还汽车工业还很幼稚,不成熟,不是让你上去骂,而应该有点耐心和耐性,等等看
:
: 2002产业弱小的时候就忍了,md,等到2020有点规模的时候,媒体就tmd一汽车这种大佬行业的传声筒....................
:
:
: 此外,一直骂中国汽车行业
:
: 其实骂的是乘用车
:
: (乘用车的孱弱很大的原因是,“轿车是资本主义......”,这一轮调一直持续到十五大,真正敢搞,准备搞,开始搞轿车,大概也就97后的事情,至今不到十年,而一个车型的研发周期,大概是5年,这种积累能有个啥自主研发能力啊?)
:
: 除乘用车外
:
: 尚有
:
: 商用车和特种车辆
:
:
: 其中商用车尚分轻、中、重三种,这是一个以往被严重忽视的领域
:
: (卡车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搞的早,搞的比较持续,不论研发能力还是从研发到售后的产业链都比较完整,其实是个很强悍的工业。特别是,低价位大容量的轻卡,外资在这一档次上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
:
: 商用车方面,中国的工业并非想象的那么差,反而事实上有一定实力,一些特殊的因素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很强悍的,东风前几年喊要冲全球商用车三甲,是个务实的目标,搞不好今年或者明后年就实现了,去年一年商用车多卖了一百三十万辆,东风是中国行业领先。
:
: 另外东风够狠的,跟日产合资,拿自己的不占优势的轿车和人家合资,商用车留着自己发彪。合资公司,嗯,以后市场不这么彪了,然后相互打起来,要出现大面积倒闭,第一类倒闭的就是合资公司。
:
: 外国独资的和中国独资的先后顺序不好说,时间和重要,不过2025年以后,外资独资的日子不会像现在那么好过,如果在这之前,他们没有成功的扼杀中国的独资汽车工业,让中国出现一家到两家比较大的集团的话。
:
: 这个比较大的集团,是指,年销售额100 billion ~150 billion 欧元,即按当前汇率,1w亿人民币到1.5万亿rmb的销售额,一个集团的从业人员 60~80w人
:
: 注:这种集团出现的必然性
:
: 1. 历史证明,如今的大汽车集团都是在本国工业化城镇化时期催起来的
:
: 2. 历史证明,大汽车集团的成型规模基本和其本国国内的市场容量相一致
:
:
: 3.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至少还有三十到四十年,足够催起一个两个超大规模的汽车集团
:
: 4. 中国是GCD坐庄,GCD背后有PLA,这是整个城镇化和工业化得以继续的后盾,也是外资不可能完全吃掉中国的最根本保证。
:
: (近期会对对外开放和外资利用的思路出现一定转型,如今这种买办盛行的情况以十年到二十年的大尺度衡量,不会持久,除非赌中国彻底输掉金融战争,丧失经济主权)
:
: 按照德国汽车工业直接吸纳1% 就业人口的情况, 如今是七十多万
:
: 中国的汽车工业应当吸收的就业大约在1300万,这个数字是疯狂...........
:
:
: 自主研发当然要做
:
: 不过耐心还是要有点
:
: 尚需一点时间,不过已经可以看见了
:
: 尤其考虑版上诸位多数都会再工作至少三十年
:
: 正好赶上
:
: --
:
: ※ 修改:·simon98 于 Aug 22 05:38:58 修改本文·[FROM: 78.51.84.*]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78.51.84.*]
☆─────────────────────────────────────☆
iThinkPad (整车工程师) 于 (Wed Aug 22 21:07:26 2007) 提到:
有点思想,但更多的是偏激和无知
我就是奇瑞的,你说奇瑞把研发都包给国外的设计公司
那你知道我在干啥么?呵呵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研究汽车工业从1900~1940的历史,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
: 结果看到6park上有胡言乱语的,没忍住........
: 就上去胡言乱语了............
: ...................
☆─────────────────────────────────────☆
lofuture (蓦然回首) 于 (Thu Aug 23 10:29:43 2007) 提到:
圈了地以后不要无为就行了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为个人观点
: 欢迎拍砖...........
: 另外说一下
: ...................
☆─────────────────────────────────────☆
ywjywj (飞艇) 于 (Fri Aug 24 15:36:03 2007) 提到:
感觉兄台把“技术”这个词狭义化了,如果你在主机厂工作一段时间,把一辆车从
车型规划、造型、设计、开发、试装、量产、品管、销售、售服等一整个流程都仔细
观察一下的,就可以发现技术不仅仅是研发中心的事情,他涵盖了所有流程上所有
的步骤。
建议兄台看看Liverpool推荐的那本书。另外可以看看本田的发展史,本田的全名
叫本田技研。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为个人观点
: 欢迎拍砖...........
: 另外说一下
: ...................
☆─────────────────────────────────────☆
Autolove (胸怀要像草原一样宽广) 于 (Fri Aug 24 20:27:41 2007) 提到:
市场概念很重要,卖出去车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你研发了什么车,没有市场都是白搭。
所以抢占市场很关键,关键问题是怎么抢,拿什么抢?没有自己的产品阿。
所以要有像样的产品推到市场上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中国自主企业缺少好的产品!
我不管你是自己研发的还是从外国买的,还是外包的,总之挂的是我的牌就好。
总结: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建设,随后产品的更新升级。
希望能够推出经典的产品出来,让中国购车人对国车认可。
【 在 simon98 (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为个人观点
: 欢迎拍砖...........
: 另外说一下
: ...................
修改:simon98 FROM 78.51.84.*
FROM 78.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