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Thu Jan 22 21:25:47 2009) 提到:
前面Maranello在猛批CNCAP,刚好最近我们有几款车在进行安全性能开发,最近几个月撞了数十台车。
这些工作,主要由我所负责的科室来牵头负责,当然,也整合了CAE、供应商、碰撞试验机构等内外资源。
虽然这几款车的安全性能开发尚未关闭,但我有幸经历了这个过程,包括CAE、碰撞试验、结构改进、约束系统改进等工作。
对CNCAP和Euro NCAP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针对Maranello的意见,我来解释一下,有些心得体会也与大家分享。
1、关于CNCAP和EuroNCAP
虽然我不是CNCAP的发明人,但我可以发现,CNCAP的思路,与EuroNCAP是基本一致的,只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在碰撞工况上做了一些调整。这里的思路,包括加分项、减分项、分数的打法。
在碰撞工况上,CNCAP是100% 50km/h正碰、40% 56km/h偏置正碰和移动小车50km/h侧碰;而EuroNCAP没有100%的正碰,只有40%的偏置碰,但车速变为64km/h,侧碰与CNCAP是一样的。当侧面碰撞的头部保护得分为满分4分(不是Maranello提到的配置帘式气囊)时,厂家可以自己掏钱申请做柱碰(柱子以29km/h的速度撞试验车侧面),该项目满分为2分,所获得分可以参与星级评定。
严格来说,以上提到的只是EuroNCAP中的成人保护项目,我们通常提到的EuroNCAP星级一般也指成人保护的星级。EuroNCAP除了成人保护项目,还有儿童保护和行人保护项目。只是这些项目,不太为人所关注。
2、关于评分
CNCAP和EuroNCAP针对每个碰撞工况,都列出了评分子项目,如倾入量、加速度、伤害指数,并给出上下极限值。得分则为这些项目的值,根据上下极限值线形插值得到。既然是插值,必然有整有零。子项目又分一些子子项目,子项目的得分为各子子项目中最低的那个。
略微不同的是,CNCAP是把每个子项目的得分,保留2位小数,加起来后,仍然保留1-2位小数;而EuroNCAP则是把子项目的得分保留2位小数,加起来之后四舍五入。
CNCAP和EuroNCAP都有加分,但条件不完全一样,有侧气囊和气帘,都加1分的。另外,CNCAP的加分是单算,EuroNCAP是直接算到正碰和侧碰里面去。所以咋一看,还以为EuroNCAP没有加分项。
CNCAP和EuroNCAP也都有罚分项,条件也不完全一样,罚分项都是直接算到碰撞工况里的。
3、关于星级评定
CNCAP和EuroNCAP的总分落在不同的区段,则对应不同的星级。但两者都要求单项不能低于某个分值。CNCAP对于5星级车,假人特定部位得分不能为0,对于4星级车,每项试验得分不能低于10分。EuroNCAP要求5星车的单项不能低于13分,这便出现了很多33分的车,未能获得5星的情况。
CNCAP
总分 星级
≥50分 5+ (★★★★★☆)
≥45且<50分 5 (★★★★★)
≥40且<45分 4 (★★★★)
30且<40分 3 (★★★)
≥15且<30分 2 (★★)
<15分 1 (★)
EuroNCAP
33 ≤ P<40分 5 (★★★★★) 每项得分不得小于13分
25 ≤ P<32分 4 (★★★★) 每项得分不得小于9分
17 ≤ P<24分 3 (★★★) 每项得分不得小于5分
9 ≤ P<16分 2 (★★) 每项得分不得小于2分
1 ≤ P<8分 1 (★)
4、再说评分
很多人看碰撞试验,喜欢用A柱是否变形来评价车是否耐撞。但从CNCAP/EuroNCAP的评分规则看,得分与A柱是否变形没有直接关系。
CNCAP/EuroNCAP的评分项目,都是身体的各重要部位的倾入量、受力、加速度、伤害指数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与人的生命安危直接相关的。整车安全性能,说到底是保护人的生命的性能,至于车是否撞烂了,我们无需关注。当然,如果门撞开了、安全带断了、燃油有大量泄漏,EuroNCAP会扣分;这也不难理解,这些会对人的生命产生间接影响。
评分要不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比如CNCAP的胸部倾入量上下限是22和50mm(这些都是根据生物医学的经验来定的),22mm是4分,50mm是零分,如果不算小数点,那就是说42mm和50mm都是0分。我们可以想象,胸部被压缩42mm后,再压缩8mm是个什么概念,但评分都评为一样,这显然对42mm是不公平的。至于碰撞试验的误差和一致性问题,这个的确存在,但由于经费问题,一般不会用n台车来做,然后取平均值。试验条件本身有一些约束,比如偏置距离、车速,这些应该不会导致试验结果的过大偏差;可能导致偏差的,就是汽车厂商的生产一致性了,比如车身焊点强度的一致性,转向管柱溃缩力的一致性。但生产一致性是汽车厂商自己的事情了,NCAP没有义务来关注这个。由生产一致性导致的试验结果偏差,这种可能的确存在,但NCAP只是给公众一个参考而已。原则上,NCAP的车也是从市场上随机买来的嘛。至于厂家如果自己特制一台车去撞NCAP,然后拿出来宣传,但批量的产品并没有按试验车那样去做,那也是厂家的商业道德问题,也不能赖NCAP呀。
关于前面提到的A3碰撞时,仪表板上的盒子掉出来要不要扣分的问题。这个无论EuroNCAP还是CNCAP,目前都没有规定这样的情况要扣分。盒子掉出来,如果没有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已经体现在评分项目里了),就不需要关注。
5、再说加分
驾驶员安全带未系提醒,这个在CNCAP和EuroNCAP里都可以加分。应不应该加?我认为是应该的。整车安全是个系统工程,车身结构、约束系统、电子配置,都可以更好的保证乘员的安全。安全带的作用太重要了,安全带未系提醒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系安全带的比例,有这个配置加分,我觉得是合理的。至于侧气囊和帘式气囊是否要加分,我觉得有待商榷。正如Maranello所述,它们的作用已经体现在碰撞成绩里了。我猜,也许CNCAP和EuroNCAP认为侧气囊和帘式气囊(特别是帘式气囊)是个新东西,在车辆侧撞和翻滚时能较好地保护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以此来鼓励汽车厂商在车上提供此配置吧。
目前的NCAP基本都是针对被动安全的,所以未对ESP这种主动安全配置设置加分,也许有一天,它们也会考虑把主动安全纳入整车安全评级吧。
6、关于试验工况
NCAP的碰撞试验速度,都是根据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得来的。虽然我们常常看一些事故生还者说100km出事故之类的,但其实出事故时,人都会本能的踩刹车,到碰撞真正开始时,也差不多只有5、60公里的时速了。
两车对撞的情况,目前CNCAP和EuroNCAP都没有此项目,而软的车、自重轻的车,可能会在现有的NCAP碰撞中获得较高的得分,但在两车对撞时,却可能吃亏。也许有一天CNCAP和EuroNCAP会引入这样的碰撞工况。
另外,美国的一些安全法规,还包括侧翻和后碰,这两种测试也是很重要的,据说EuroNCAP正在酝酿引入后碰。
NCAP虽然有其局限性,但NCAP作为一种参考,其意义是巨大的。至少我们可以肯定,NCAP得分高的车,在NCAP试验车速、类似工况下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保护一定是较好的。换句话说,星级高的车,不一定安全;但星级低的车,一定不安全。
中国人喜欢不明是非地起哄,喜欢落井下石,喜欢打过街老鼠。CCAV“曝光”CNCAP,把大家对CNCAP的批判推向了高潮。
但我认为:
CNCAP的诞生,虽然制造了一些日系的超5星车,似乎有失公允、偏袒日系车,鉴别度也不高(好多的车都是5星),CNCAP的一些运作方式的确存在一些不够透明公正的地方,碰撞试验方法也不及EuroNCAP完备,但CNCAP毕竟提供了对车辆安全性能的一个参考,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国民和汽车厂商对整车安全性能的重视,这无论对于汽车消费环境,还是汽车工业的发展,都是有巨大的意义的。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Thu Jan 22 21:56:46 2009) 提到:
我的夏利报废时候,我想去CNCAP做个100%正碰.....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Thu Jan 22 22:03:59 2009) 提到:
你舍得掏那个钱么?哈哈
万一假人撞坏了,你还得赔人家假人,一个几十万
☆─────────────────────────────────────☆
Teri (小P孩儿) 于 (Thu Jan 22 22:10:06 2009) 提到:
赞详细
这套测评方法还是蛮科学的说
☆─────────────────────────────────────☆
shamao (我是白痴) 于 (Thu Jan 22 22:14:44 2009) 提到:
就一个字,赞!
☆─────────────────────────────────────☆
axe (一只板斧不足以荡平天下啊) 于 (Thu Jan 22 22:20:34 2009) 提到:
写好多啊,慢慢研究一下
☆─────────────────────────────────────☆
i3721pp (pippen马拉投资.剩者为王) 于 (Thu Jan 22 22:30:24 2009) 提到:
慢慢看
☆─────────────────────────────────────☆
xijiangyue (西江月) 于 (Thu Jan 22 22:37:16 2009) 提到:
弱问一下:为啥还要有单独的柱碰?柱碰也是从侧面碰吧?
和侧碰有哪些不同?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Thu Jan 22 22:59:27 2009) 提到:
柱碰是集中载荷呀,模仿车子失控时撞树或者电线杆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Thu Jan 22 23:11:10 2009) 提到:
正碰舍得
再买俩旧夏利做另外两个。
我自己坐进去吧.....
☆─────────────────────────────────────☆
touba (防爆胎) 于 (Fri Jan 23 08:35:36 2009) 提到:
就像雅阁装上隔离墩子撕裂的情况。哈哈
☆─────────────────────────────────────☆
Redareca (熊熊) 于 (Fri Jan 23 10:54:01 2009) 提到:
越来越有趣了 ... ...
方法科学不科学,检测有没有内幕,另说。 CNCAP这样的机构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 不
然,国外生产的车在EuroNCAP评个超五星,国产化以后,谁敢肯定它还是超五星?
当然,CNCAP的人可以拉黑幕伸第三只手让它变得没有意义。
这是他们的事情。
我们需要的是Maranello这样的怀疑论者和批评家,因为我们看不懂maranello和iThink
Pad的文章。
昵胱鲋觯ㄖ右29km/h的速度撞试验车侧面),该项目满分为2分,所获得分可以参与星级评定。
P会扣分;这也不难理解,这些会对人的生命产生间接影响。
计牢谎庀匀欢42mm是不公平的。至于碰撞试验的误差和一致性问题,这个的确存在,但由于经费问题,一般不会用n台车来做,然后取平均值。试验条件本身有一些约束,比如偏置距离、车速,这些应该不会导致试验结果的过大偏差;可能导致偏差的,就是汽车厂商的生产一致性了,比如车身焊点强度的一致性,转向管柱溃缩力的一致性。但生产一致性是汽车厂商自己的事情了,NCAP没有义务来关注这个。由生产一致性导致的试验结果偏差,这种可能的确存在,但NCAP只是给公众一个参考而已。原则上,NCAP的车也是从市场上随机买来的嘛。至于厂家如果自己特制一台车去撞NCAP,然后拿出来宣传,但批量的产品并没有按试验车那样去做,那也是厂家的商业道德问题,也不能赖NCAP呀。
得是合理的。至于侧气囊和帘式气囊是否要加分,我觉得有待商榷。正如Maranello所述,它们的作用已经体现在碰撞成绩里了。我猜,也许CNCAP和EuroNCAP认为侧气囊和帘式气囊(特别是帘式气囊)是个新东西,在车辆侧撞和翻滚时能较好地保护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以此来鼓励汽车厂商在车上提供此配置吧。
汽车厂商对整车安全性能的重视,这无论对于汽车消费环境,还是汽车工业的发展,都是有巨大的意义的。
☆─────────────────────────────────────☆
touba (防爆胎) 于 (Fri Jan 23 11:16:29 2009) 提到:
哈哈,,,看来他们两个写的还是不够通俗……
☆─────────────────────────────────────☆
xuppp (爱德华王子岛) 于 (Fri Jan 23 11:20:33 2009) 提到:
挺通俗的了,学理科的应该都能看懂……
☆─────────────────────────────────────☆
runningaway (0)(0) 于 (Fri Jan 23 11:21:38 2009) 提到:
这种完全没有意义
在tg社会里面 是不会允许严格意义的第三方组织存在的
大家将就着玩吧
☆─────────────────────────────────────☆
nightfog (牛仔·长假开始) 于 (Fri Jan 23 11:25:40 2009) 提到:
也不要总提内幕不内幕的,中国人有的毛病老外全有。
☆─────────────────────────────────────☆
Teri (小P孩儿) 于 (Fri Jan 23 11:31:08 2009) 提到:
RE,挺通俗的了,我也能看懂,但是因为比较长,所以要比较耐心地看,
不过其实抓个大意就行了,大概明白个原理,然后以后知道怎么看测试结果就行了吧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Fri Jan 23 11:34:03 2009) 提到:
看不懂,说明你需要学习,哈哈。
我没说我全看懂了....
再安全的车,30公里时速正碰一样可能死人。
☆─────────────────────────────────────☆
Redareca (熊熊) 于 (Fri Jan 23 11:39:50 2009) 提到:
我也是学理工的。我也看了个大概。大多数用户都不是学理工的,这样的文章他们更看
不懂。
不具有专业知识,会影响你的判断的,有时候并不比不学理工的好多少。
比如你去农村买猪,人家告诉你这猪腿脚好,脊背挺,眼睛有神,都没错。
人家有权不说,但是你知道买母猪的话乳头要全要对称么?
所以,你是牛马专业的,也不一定能买回来一只好母猪。
☆─────────────────────────────────────☆
Teri (小P孩儿) 于 (Fri Jan 23 11:40:50 2009) 提到:
是啊,是要学习来着,我看到那些有公式的,要换算的,外加图纸的我就犯晕了@_@
话说我不学物理已经很多年了。。。高数和统计其实我从来没学通过。。。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Fri Jan 23 13:06:04 2009) 提到:
没关系,本来数学就是要和物理结合的
☆─────────────────────────────────────☆
HighTemplar (用时间换空间|十年磨一剑) 于 (Fri Jan 23 13:09:51 2009) 提到:
nod!都是江湖
☆─────────────────────────────────────☆
HighTemplar (用时间换空间|十年磨一剑) 于 (Fri Jan 23 13:10:58 2009) 提到:
本来就是技术版面,门槛儿高正常
☆─────────────────────────────────────☆
Maranello (我怎么就这么不明白呢) 于 (Fri Jan 23 21:35:49 2009) 提到:
版主这个给了m,没有给我,我对此比较失望。
我前面re文中就指出,欧洲NCAP的评星级不是按照总分而是正碰和侧碰的总和,Mazda3和BMW1系的同为33分,但星级不同。
中国NCAP也有减分项,但有哪款车的评价结果里面减过吗?
其实我并不是过分纠缠于评分规则的讨论,我对于碰撞测试评分的了解也仅仅限于评分,技术方面的东西了解很少。我很强调并且会一贯坚持的是,这样的评测机构是否公正,并不是由人的聪明才智和敬业精神决定的,而是根本的利害关系和一个robust的制度,我根本看不到这一点。
☆─────────────────────────────────────☆
passed (我爱看你梳妆·It's TRY time!) 于 (Fri Jan 23 23:02:08 2009) 提到:
懂不懂不敢说,基本看明白了。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Fri Jan 23 23:24:27 2009) 提到:
都一样,都是人,都是妈生的,都是肉长的.....
差别是有,但大体都是一样的。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Fri Jan 23 23:29:34 2009) 提到:
元老您好^_^
☆─────────────────────────────────────☆
nightfog (牛仔·长假开始) 于 (Fri Jan 23 23:43:36 2009) 提到:
老鬼来了。。。。
☆─────────────────────────────────────☆
elep0 (大象 Old Days) 于 (Sat Jan 24 09:44:32 2009) 提到:
ze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