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wolfrider (狼骑士), 信区: AutoWorld
标 题: [ZT强文]从日本汽车发展史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1 08:03:48 2005), 站内
《原创》从日本汽车发展史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精]
作者: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发表日期:2005-07-09 17:00:54 [表状]
提起日本我是又恨又敬佩,恨是因为他们的侵略历史,永不能忘,敬是他们的民族
精神值得每一个想富强的国家学习。关于汽车工业日本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
以想从日本汽车发展的成功历史找出我们发展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汽车工
业的发展少走弯路,快速发展。
让我们先来看看日系汽车的发展史。
现在作为日本第一大汽车生产厂家的丰田公司1933年底才成立,而且只是作为丰田
自动纺织机械制造厂的一个部门。
1937年8月丰田汽车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丰田汽车公司。
1950年,为了学习美国的经验,公司总裁丰田英二专程到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考
察了福特公司的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每天能生产7000辆轿车,比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
产量还要多。
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1961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五位。
1965年超过法国居第四位。
1966年超过英国升为第三位。
1968年追上西德居世界第二位。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
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1990年日本以134868万辆的汽车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世界汽车工业诞生于德国,发展于美国,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最自由竞争最激烈的
汽车市场而日本汽车竟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击败美国汽车,在这个市场上站稳甚至曾
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奇迹,以至于美国年轻人以拥有一辆日本跑车而自豪。应该说确实
在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回顾他们的发展历史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国家的支持作用。日本汽车在起步时,市场上几乎已被美国车占领,到处充斥
着美国车,情形和我们现在的外资车差不多,严重影响了日本汽车的发展。于是,日
本政府作了以下决策。
1、制定军用汽车补贴办法,对汽车企业进行补贴。
2、制定较高的进口汽车关税,保护民族工业。关税达30%后期日本汽车发展起来后
被取消一直到现在日本对进口汽车是零关税。
3、严格限制外资流入汽车企业。保证本国汽车的独立发展。
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好走了相反的道路,到处是合资企业。究竟哪种方法更好,现在
国内也存在着很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多的合资企业(全球最强汽车公司基本都来
了)已经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
必须依靠他们的低价格切入市场,而外国汽车通过合资建厂使他们的成本与民族企业
没有太大的差别了,而技术上保持绝对优势。这就不难看出民族企业面临多大的竞争
压力。没有合理的利润他们的研发费用必定不足,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与国外的技术差
距。虽然加入世贸我们的关税逐步降低,但进口汽车尤其是进口中级以下车对民族企
业的压力并不大,合资车才是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虽然彩电、手机的合资企业并没
有扼制民族企业的发展,反而使他们在技术上很快追了上来,并进而冲击世界市场,
但汽车这一相对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是否也能达到这一效果,前景难测。但可以肯定
的是过多的合资对民族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希望国家能够有效控制这一问题。此外,
国家应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切实的优惠,不妨效法日本象对农产品一样给予补贴,
税收上给予优惠。公务用车强制性使用国产车也可降低消费财政收入呀!通过这些措施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毕竟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二、关于质量。我认为这是日本汽车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有人说日本车靠价格低,
或是省油才发展起来的,我想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质次价低永远不能持久,但物美
价廉的东西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而日本汽车的可靠性是它成功的利器。其实日
本产品在以前一直象中国产品一样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通过他们的努力,日本产
品现在已经成了品质优秀的代名词,这就是竞争方式的改变。美国著名市场调查公司
JDPower2003年对美国汽车市场质量调查:共有55万名美国车主参加了这项调查,受
访者的汽车使用时间约为3年左右。在受调查的37种汽车品牌中,平均每百辆车中有273
个质量问题。质量问题最少的10个汽车品牌中,有5个日本品牌、4个美国品牌、1个德
国品牌。质量最好的3个品牌是:丰田公司的凌志,日产公司的无限和通用公司的别克。
其中,凌志汽车连续第9年成为质量问题最少的汽车,每百辆凌志车中平均只有163个质
量问题。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整体上超过了沃尔沃、
大众等欧洲品牌,但比日本汽车仍有差距,在质量上追赶日本车是美国车的目标,并正
在“逐渐甩掉耐用性差的帽子”。从这个调查中可看出日本汽车的可靠性确实很高,这
样的产品不畅销是没有理由的。而这一点是中国企业最应该学习的。其实技术高与质量
好并没有必然联系,象奇瑞风云那个档次车,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高可靠性过硬的质
量是市场竞争的最主要因素。希望民营企业一定要真正注视这个关键问题,中国汽车发
展的关键就是不断提高质量,唯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进行竞
争。也才能真正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目光,光靠爱国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没有用的。
韩国汽车刚进入国际市场不就是遇到过可靠性的挫折吗?日本的质量控制水平以丰田最
为典型其管理方式为世界各国所学习。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
最为难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
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正是这
种精神才造就了他们汽车的高可靠性。其实一个很小的问题可能就会使消费者感到很失
望,每个汽车每个配件的高度统一标准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根本。
三、关于成本控制。日本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是世界一流的,这使他们可以获得价格
上的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人认为成本低就是偷工减料这是不正确的。降低成
本涉及到很多方面,一个不会控制成本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世界企业的。比如说,有的
人在忙碌而别些人却在等着,这就是浪费生产力,这就应该控制成本。在丰田企业里,
生产慢了不行,生产快了也是不行的,每个人都在有条不紊地生产才是最好的。我们的
企业还在起步阶段,低成本低价格是我们唯一的优势,那就更应该努力降低成本,实行
良好的管理、科学的管理,节约每一点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企业竞争力。大众的
降低成本也是这个原因。在同样品质下更低的价格这就叫竞争力呀。
四、关于走向国外市场。丰田在刚进入美国就遇到过挫折,主要因为对他们的市场需
求不熟悉,车对美国的道路不适应,后来通过详细地调研,有针对地改进了产品才获得
成功。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应该注意的,最近不是有很多企业都想进入俄罗斯市场
吗?我认为一要注重质量,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宁愿不进入,也不要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
中国产品的信誉。二、对外国的市场一定在先调查清楚不要贸然进入,否则一定会付出
代价。一个新车型总要经过长时期的路试才能生产就是这个原因。日本的发动机对中国
的油品适应较好,而大众的经常出现问题,这也涉及到适应性的问题。他们应该早想到
这个问题并作出正确决策或改进才能避免信誉的损失。
写了这么多,累了,可能有失误之处,敬请指正。
--
FROM 166.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