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电动车必须是未来,看毅力号上的核电池
新车优化风阻后,都14,15百公里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的电车已经足够做到百公里20度电了
也就是说续航1000公里需要充200度电
15分钟充满需要的功率是800kw
--
FROM 221.221.164.*
35岁以前遇见的新技术都“牛X”,35岁以后遇见的新技术都“傻X”
【 在 Monodyy 的大作中提到: 】
: 技术是不断发展突破的,对于目前用户来说,可能觉得1000足够了
: 可新能源之所以成国际发展大势的最大敞口优势就是天花板还很远,不像油车,不管续航还是性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步入极限
: 所以等到1000,接下来会向2000去突破,科技公司会想着让用户脱离充电,最好充一次用几个月来削减电桩投入
: ...................
--
FROM 117.107.139.*
单体是如此
但到了一定数量,就不是车的问题了,而是电网问题。再大点,国家能源的问题了。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电车已经足够做到百公里20度电了
: 也就是说续航1000公里需要充200度电
: 15分钟充满需要的功率是800kw
: ...................
--
FROM 60.208.193.*
迪庆大放厥词前也不动手搜搜,那个是核衰变电池,利用衰变产生的热量温差发电的,造价7000万美元,功率110瓦,就够驱动个模型车。
【 在 xianwuyiye (xianwuyi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一个轮胎大小,能用14年。就是功率低点,价格太贵,但确实是未来方向
: --
:
:
--
FROM 120.244.208.*
文科生思维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迪庆大放厥词前也不动手搜搜,那个是核衰变电池,利用衰变产生的热量温差发电的,造价7000万美元,功率110瓦,就够驱动个模型车。
--
FROM 221.221.54.*
并非呀,与几十年前的电车相比:
1.电池,几十年前是铅电,发明锂电后,才达到基本能用的程度。
2.电机,以前是直流串激电机,有刷的,效率低,噪音大,故障率高。现在是永磁同步电机,解决上述三个缺陷。但是,这是交流电机,用电池供电,得解决直流变交流的问题。几十年前,只有电子管和继电器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就引出第三个技术。
3.电控。有了半导体开关器件,才解决了无刷电驱的问题。原来只能用继电器和变阻器,低功率运用效率奇低。
现在有了电脑控制的电驱系统,如虎添翼。
这三点在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是决定性技术进步。
文科生想象的利用核电,现在已经实现 ,就是核电厂发电,然后充电,使用,最合理的用法。
【 在 Swiming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这些停滞几十年的技术都扔垃圾堆里了?到它们能复活的时候当然要拿出来重新发展使用啊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21.54.*
FROM 221.221.54.*
哈哈,你理科生?
无知真可怕。
【 在 ylh1969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生思维
--
FROM 120.244.208.*
核动力增程是终极方向
车上装高能武器
看到鸡贼直接一炮干死了
【 在 xianwuyiye (xianwuyi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一个轮胎大小,能用14年。就是功率低点,价格太贵,但确实是未来方向
: --
:
:
--
FROM 223.104.212.*
也许趋势是随时随地无线充电,就跟手机接收铁塔信号一样,这就对电池容量要求不大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Monodyy 的大作中提到: 】
: 技术是不断发展突破的,对于目前用户来说,可能觉得1000足够了
: 可新能源之所以成国际发展大势的最大敞口优势就是天花板还很远,不像油车,不管续航还是性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步入极限
: 所以等到1000,接下来会向2000去突破,科技公司会想着让用户脱离充电,最好充一次用几个月来削减电桩投入
: 所以估计七八年以后,固态电池的门槛在2000公里,其他新能源开发方式十年后出现五千公里续航的新模式也难说
--
FROM 111.192.102.*
核动力核心就是储能
多余的电驱动高能武器
炮决路上的鸡贼
【 在 ylh1969 (没谱) 的大作中提到: 】
: 核电池,功率的可控性极差,就是小功率慢慢衰变。
: 用不用,就是那点功率,持续的放。
: 所以,还是得有个大电池。核电池提供一个慢充。可以边用边冲,持续充。
: 车必须用,否则,电用不掉是会出问题的。
--
FROM 223.1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