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今年能超过德国,2025超越日本吧?
【 在 stockjack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成为2021年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根据Just-Auto的数据,中国去年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总量达到201.5万辆,仅次于日本(382万辆)和德国(230万辆),位居全球第三,已经大幅超过韩国的152万辆出口业绩。
--
FROM 114.82.8.*
没有实业支撑
不会有新的专利出现
【 在 huangp99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太清楚是不是说反话。看过一个观点,用的是LNG船专利费的例子,大意是专利费利润高来钱快,但是一个国家不能放弃高科技制造业而只收专利费的道路。
比如华为在美国制裁下,如果自己不能设计制造各种通信产品,就收专利费了,那华为会从一个营收八千多亿,净利润率7%的公司变成营收一两百亿人民币,净利润率70%的公司,但企业对一个国家的收益是不能只看净利润率的,华为净利润率7%,看似100元只赚了7元,但其余的93元包括了支付给华为员工的工资,缴纳给国家的税收,从银行融资借钱,对上游国产零部件企业的大量采购等等,这些对企业来说是成本,但对于该国的员工,政府,银行,供应链企业来说却是收益。
华为在营收八千多亿,净利润率7%的时候,一年能给国家交税900亿人民币,给接近20万员工支付1400亿的薪资,而当华为只收专利费的时候,总盘子只有一两百亿人民币,虽然企业净利润率会高的惊人,但一年能给国家交的税,能够雇佣的员工人数也大大减少了,不可能养得起20万员工,员工人数会减少到几千人,而且对国产上游零部件的扶持和采购就完全没有了。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得好听点叫制造,说得直白点叫组装。这种就业太低端了,配不上我们每年近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114.82.8.*
看电动汽车这个势头
出口量今年超越德国,2025年超越日本
随着中国汽车的崛起
德日韩的汽车业利润也迅速萎缩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升级这是好事,但是还不够,晚了,慢了。
横向跟高铁 手机行业比,汽车行业的买办太多了、发展太慢了,亟需进一步加速,汽车产业这么大的蛋糕不吃下来,GDP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就十分有限。
【 在 wan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 没看到中国汽车稳步升级吗? 中国乘用车走的是从底到顶的逐步渗透方式,最近几年的新能源会大大加速这一过程
--
FROM 114.82.8.*
就别吹改开了
【 在 wan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改开后这几十年产业升级几乎全是靠产业转型的时候实现的,在一个静态的产业内升级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家电行业转型得早自然也升级得早,汽车行业几十年了只有新能源这一波被中国抓住了实现了并驾齐驱,下一波智能化有望真正领先
--
FROM 114.82.8.*
风电光伏的补贴很成功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手机行业从功能机向智能机升级转型的时候,郭嘉有没有出台什么扶持 补贴政策?买安卓智能手机补贴100块钱?买苹果智能手机补贴200块钱?
没有这些补贴政策,手机行业照样从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领头中华酷联二线跟随的行业格局,演变成了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这些国内厂家吃下基本全部安卓市场和苹果掰手腕的行业格局。
再看看汽车行业,又给牌照又给现金补贴的,国内这帮买办还是没几个争气的,一汽上汽广汽北汽东风这些老牌的组装厂们,一个个都是不争气的主,蛋糕递到嘴边都吃不着。
还是靠比亚迪吉利奇瑞这些民企才把新能源这块蛋糕给吃了一大口。
汽车行业真是脱了国家和民族的后腿,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wan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改开后这几十年产业升级几乎全是靠产业转型的时候实现的,在一个静态的产业内升级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家电行业转型得早自然也升级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114.82.8.*
翻身的行业多了去了
比如盾构机
【 在 BUPTPPX 的大作中提到: 】
新能源车能翻身的话也算这几十年少有的成就
--
FROM 114.82.8.*
汽车是存量市场
德日的市场应该会萎缩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10年?3年就差不多了。
今年第一季度67万,全年估计260万~300万,德国去年230万,也就是说今年基本就能第二。
【 在 luoxiaogu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迟早是第一大,十年时间差不多,
:
--
FROM 202.120.11.*
拿70%利润的时候
本国工人生活更差
【 在 Suncloudy6 的大作中提到: 】
70%的利润率人均高很多,7%的时候工人生活差点,但是国家韧性强,凡事看全面,然后看你自己取舍在哪里,思考的站位在哪里
【 在 huangp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太清楚是不是说反话。看过一个观点,用的是LNG船专利费的例子,大意是专利费利润高来钱快,但是一个国家不能放弃高科技制造业而只收专利费的道路。
: 比如华为在美国制裁下,如果自己不能设计制造各种通信产品,就收专利费了,那华为会从一个营收八千多亿,净利润率7%的公司变成营收一两百亿人民币,净利润率70%的公司,但企业对一个国家的收益是不能只看净利润率的,华为净利润率7%,看似100元只赚了7元,但其余的93元包括了支付给华为员工的工资,缴纳给国家的税收,从银行融资借钱,对上游国产零部件企业的大量采购等等,这些对企业来说是成本,但对于该国的员工,政府,银行,供应链企业来说却是收益。
: 华为在营收八千多亿,净利润率7%的时候,一年能给国家交税900亿人民币,给接近20万员工支付1400亿的薪资,而当华为只收专利费的时候,总盘子只有一两百亿人民币,虽然企业净利润率会高的惊人,但一年能给国家交的税,能够雇佣的员工人数也大大减少了,不可能养得起20万员工,员工人数会减少到几千人,而且对国产上游零部件的扶持和采购就完全没有了。
: ...................
--
FROM 202.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