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刘科院士:电动车已经出现100多年了, 其实没啥“前途”
院士就这点眼光?当年胶卷也没等数码相机,vcd也没等pc,一样大火,先挣钱几年两手抓不香么
【 在 xtfj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称,现阶段电动车就是“煤开车”,未来燃料电池技术成熟了,甲醇就是绿氢的液体载体,因为液体是人类最好的能源载体。
: 刘科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
: 他解释道:因为能量密度,油箱不能无穷大。假设油箱都是一立方米,不同能源的能量密度中,氢气是最小的,每立方米只有3.2千瓦时,也就是3.2度电,天然气10千瓦时。
: ...................
--
FROM 183.226.116.*
著名神棍,除了贬电动推甲醇,还贬化肥推他的绿色肥料…听过他的现场演讲,各种反智言论
【 在 xtfj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称,现阶段电动车就是“煤开车”,未来燃料电池技术成熟了,甲醇就是绿氢的液体载体,因为液体是人类最好的能源载体。
:
: 刘科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
:
: 他解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0」
--
FROM 114.254.1.*
刘院士抓紧研究甲醇啊
【 在 xtfj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称,现阶段电动车就是“煤开车”,未来燃料电池技术成熟了,甲醇就是绿氢的液体载体,因为液体是人类最好的能源载体。
: 刘科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
: 他解释道:因为能量密度,油箱不能无穷大。假设油箱都是一立方米,不同能源的能量密度中,氢气是最小的,每立方米只有3.2千瓦时,也就是3.2度电,天然气10千瓦时。
: ...................
--
FROM 112.97.192.*
合成气,本质上也是先制氢,再制成甲醇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氢气制甲醇?太浪费了,一般都是煤和水制甲醇,或者天然气制甲醇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0」
--
FROM 114.254.1.*
甲醇无毒?
【 在 xtfj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称,现阶段电动车就是“煤开车”,未来燃料电池技术成熟了,甲醇就是绿氢的液体载体,因为液体是人类最好的能源载体。
: 刘科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
: 他解释道:因为能量密度,油箱不能无穷大。假设油箱都是一立方米,不同能源的能量密度中,氢气是最小的,每立方米只有3.2千瓦时,也就是3.2度电,天然气10千瓦时。
: ...................
--
FROM 223.104.132.*
澳大利亚电动车技术落后是有原因的。
【 在 xtfj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称,现阶段电动车就是“煤开车”,未来燃料电池技术成熟了,甲醇就是绿氢的液体载体,因为液体是人类最好的能源载体。
: 刘科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
: 他解释道:因为能量密度,油箱不能无穷大。假设油箱都是一立方米,不同能源的能量密度中,氢气是最小的,每立方米只有3.2千瓦时,也就是3.2度电,天然气10千瓦时。
: ...................
--
FROM 219.141.224.*
这些所谓院士大多数不是什么好人
【 在 xlv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刘院士隔三差五就要出来吹一下他的甲醇贬一下纯电,殊不知蚍蜉撼大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1829A」
--
FROM 223.104.39.*
请问高铁怎么了?别人不玩是因为只有他们知道代价?
【 在 envyuu 的大作中提到: 】
: 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后面怎么办,造车补贴处理污染还补贴,这个产业别搞到最后和高铁一样,只有我们不计代价在玩
--
FROM 118.26.138.*
还好,是澳大利亚院士。
【 在 xtfj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称,现阶段电动车就是“煤开车”,未来燃料电池技术成熟了,甲醇就是绿氢的液体载体,因为液体是人类最好的能源载体。
: 刘科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
: 他解释道:因为能量密度,油箱不能无穷大。假设油箱都是一立方米,不同能源的能量密度中,氢气是最小的,每立方米只有3.2千瓦时,也就是3.2度电,天然气10千瓦时。
: ...................
--
FROM 101.6.136.*
但是,他错在哪儿?能不能具体地批判一下?
【 在 Hardc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个傻x
: 按它的理论 深度学习Hinton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搞出来了,90年代被svm干成渣,所以现在不应该发展搞各种dl了
--
FROM 219.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