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刘科院士:电动车已经出现100多年了, 其实没啥“前途”
这个效率说白了提升空间挺大,结合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及混合动力,达到接近40%没问题。比先重整再燃料电池综合效率其实差不多,完全没必要搞FC。
才去看了国内一个大型CCS项目,本来就是要和当地制氢企业,作工业甲醇的,
后来因为氢来源、成本最后产生的甲醇成本,高于现在市场的成本,由此作罢。
实际上,大量生产绿色甲醇,把甲醇价格拉上去替代石油(有一倍的空间),
这种方式下不是不可以的。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前边某楼说了(第12页,113楼--补充注明),甲醇最实用的利用方式就是内燃机,但是效率只有30%多。说甲醇清洁高效,都是在来源和应用技术方面画未来的大饼。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甲醇直接燃烧,作为混动汽车的燃料就好,
: 没必要整Fuel Cell。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3.*
FROM 211.154.194.*
甲醇也是剧毒啊
其实就是储能充能这个科技点在内燃机时代没问题,在电动时代算是点错了,要不然就是换电池,要不然就是普及路面无线充电,或者终极方案反应堆上车,终生有电。靠手机式的充电模式没出路
--
FROM 123.120.10.*
甲醇也是剧毒啊
其实就是储能充能这个科技点在内燃机时代没问题,在电动时代算是点错了,要不然就是换电池,要不然就是普及路面无线充电,或者终极方案反应堆上车,终生有电。靠手机式的充电模式没出路
--
FROM 123.120.10.*
混动用甲醇是没问题啊,本来就是要用内燃机的。
就是轻混还是插电混的差别,轻混用甲醇燃料没问题,插电混的话,用内燃机少,用网电为主,有条件的话,多数电还是直接输配充电用合适,先制氢再转化甲醇储运只有在极少数特定环境下才有经济意义吧。要制成甲醇,有些纯粹是盯上碳税收益,项目盈亏看补贴力度,没准有些骗完补就没下文了。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效率说白了提升空间挺大,结合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及混合动力,达到接近40%没问题。比先重整再燃料电池综合效率其实差不多,完全没必要搞FC。
: 才去看了国内一个大型CCS项目,本来就是要和当地制氢企业,作工业甲醇的,
: 后来因为氢来源、成本最后产生的甲醇成本,高于现在市场的成本,由此作罢。
: ...................
--
FROM 125.33.203.*
混动不是你这么分的,HEV、PHEV,你所说的轻混一般指MHEV(48V混动).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混动用甲醇是没问题啊,本来就是要用内燃机的。
就是轻混还是插电混的差别,轻混用甲醇燃料没问题,插电混的话,用内燃机少,用网电为主,有条件的话,多数电还是直接输配充电用合适,先制氢再转化甲醇储运只有在极少数特定环境下才有经济意义吧。要制成甲醇,有些纯粹是盯上碳税收益,项目盈亏看补贴力度,没准有些骗完补就没下文了。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效率说白了提升空间挺大,结合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及混合动力,达到接近40%没问题。比先重整再燃料电池综合效率其实差不多,完全没必要搞FC。
: 才去看了国内一个大型CCS项目,本来就是要和当地制氢企业,作工业甲醇的,
: 后来因为氢来源、成本最后产生的甲醇成本,高于现在市场的成本,由此作罢。
: ...................
--
FROM 211.154.194.*
我只是列出,
1.以内燃机为主,混动只是动能回收增效,可以没有外来电输入,和
2.以用电为主,可以纯用电,内燃机只是后备或增程,可以没有燃料输入;
的两种情形。
对于后者,脏电还是首选储能调峰输配电利用比较实用和高效。
制氢再制甲醇有很多是为了赚碳税和补贴上的项目,目前经济上也确实不合适,即使有补贴。或许原油价格暴涨下可以助下力。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混动不是你这么分的,HEV、PHEV,你所说的轻混一般指MHEV(48V混动).
:
: 混动用甲醇是没问题啊,本来就是要用内燃机的。
: ...................
--
FROM 125.33.203.*
补充一下,要是从车用角度说,对1和2两种极端情形的比较,目前看总体能效和清洁度应该是2占优,2的缺点在于安全性还有待提高、充电慢有里程焦虑、有电池衰减问题。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是列出,
: 1.以内燃机为主,混动只是动能回收增效,可以没有外来电输入,和
: 2.以用电为主,可以纯用电,内燃机只是后备或增程,可以没有燃料输入;
: ...................
--
FROM 125.33.203.*
可能国外主动给钱给院士名号。
然后让这些院士为国外这些国家鼓吹与呐喊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流行去国外评院士啦?
:
--
FROM 180.98.129.*
以后火力发电厂占比越来越少,如果以甲醇作为主要储能介质,还是需要考虑是否能够供应得上。另外,需要储能的场景往往是光伏或者风力发电厂,如果附近没有火力发电厂供应CO2,还是需要考虑如何将CO2供应到光伏或风力电厂,或者将“垃圾电”如何输送至CO2供应源(如火力发电厂)。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CO2有的是,各个火力发电厂用CCS,生产的CO2 300/吨,管够。
: 汽油8000+/吨,甲醇2000/吨。而甲醇的热值约为汽油的46%。
: 未来作为燃料甲醇,只要卖3000/吨,就能完全平替汽油。
: ...................
--
FROM 106.38.35.*
未来的发电结构中,火电依然要占到50%,这个是国家能源安全决定的,定位是压舱石。
而火力发电厂,恰好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有分布。而且火力发电厂又大多有方便的运输条件,
如铁路、船运,最差的是公路运输。
【 在 ett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后火力发电厂占比越来越少,如果以甲醇作为主要储能介质,还是需要考虑是否能够供应得上。另外,需要储能的场景往往是光伏或者风力发电厂,如果附近没有火力发电厂供应CO2,还是需要考虑如何将CO2供应到光伏或风力电厂,或者将“垃圾电”如何输送至CO2供应源(如火力发电厂
: )。
--
FROM 211.154.194.*